春筍是春天里的“菜王”,也屬于可素可葷的百搭菜,鮮嫩的春筍味道清香,春筍在日常生活中深受大家的歡迎,那么,春筍吃多了會怎樣?下面火爆食品飲料招商網來詳細介紹給大家,僅供大家參考。
春筍吃多了會怎樣
每年春天,不少醫院的消化內科都碰到過因為食用春筍過多而導致消化道疾病的病例。一些人一連幾天吃了大量春筍之后,胃病發作,難忍,大便發黑,以及有嘔吐現象,嚴重的病人甚至出現了胃部出血等癥狀,專家提醒,之所以出現此類癥狀,跟食用的春筍過量有著很大的關系。
筍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竹筍不但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味美可口,而且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春筍味甘、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氣,清熱除煩,具有滋陰、化痰、清食、利便等作用。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竹筍人人可吃,多多益善,因為春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大量食用之后,很難消化,容易對胃腸造成較大的負擔,尤其是本身已經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更不可以大量食用,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脾胃虛弱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宜多吃春筍。同時,春筍還含有草酸,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成草酸鈣。草酸鈣容易沉積,因此患有泌尿系結石的人也不宜吃春筍。
醫學專家分析證明,草酸還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與利用,兒童多吃筍不僅會傷胃,還可能因缺鋅少鈣影響生長發育。
吃春筍的禁忌注意事項
燒春筍時先焯水
做春筍前能在沸水里先焯一下,大約煮1-2分鐘,甚至可以煮更久一些,以軟化粗纖維,有助消化。這樣既可以去除春筍的澀味,吃起來更爽口,還能讓70%的草酸流失。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在體內沉積,導致結石,也會加重結石患者的病情。
每次五六片即可
中醫認為,春筍味甘性寒,屬于發物。發物是指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復發)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頓頓吃。注意控制量,每次只吃五六片。
春筍富含粗纖維,可以幫助食物消化,但由于它的纖維比芹菜等其他蔬菜要硬,相對難消化,吃多了,胃腸道受到刺激后,運動會加快,而出現不適感,當腸胃運動異常時,則會出現胃痛、胃脹,甚至胃出血等癥狀。吃春筍吃出毛病的,大多是因為一次吃得太多。
不要和生冷食物混著吃
春筍不要空腹吃,吃之前可以先喝口湯、羹,或者吃幾口飯,以減少春筍對胃腸黏膜的刺激;吃完春筍后盡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生海鮮。
春筍本來就難以消化,生冷食物也不易消化,兩個加在一起,腸道受到雙重刺激,加速了胃腸功能紊亂,容易誘發胃腸不適。
吃春筍需防過敏
中醫認為,竹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等功效,但筍中的大量纖維素較難消化,同時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食用過多易誘發等老慢支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春季本來就容易過敏,對于容易產生攝入性過敏的人來說,食用春筍還易引起蕁麻疹。因此,小兒應少量吃春筍,但不能吃毛筍;老人吃筍一定要細嚼慢咽。
春筍吃多了會怎樣?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了解到春筍吃多了會造成身體的不適,所以,大家可以在吃春筍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多吃,適量食用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