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立冬、小雪、大雪、小寒之后就是冬至了,每逢冬至街邊上都有很多賣餃子、湯圓的人在叫喊,不知道冬至這個節日到底是吃湯圓還是餃子呢?
冬至吃湯圓還是餃子
南方湯圓,北方餃子。 由于南北方飲食差異比較大,冬至的風俗習慣也是不一樣的,其中冬至吃湯圓主要流行在南方地區,湯圓的外皮是糯米粉制成的,在很多南方地區會在冬至節氣時準備一些湯圓,內餡多樣,有黑芝麻餡、花生餡、豆沙餡等餡料,湯圓的“圓”字意味著團圓、圓滿,因此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餃子是北方地區經常食用的食物,在重大的節日中都有食用餃子的飲食傳統,冬至節氣食用的餃子里面常常會包裹一些溫熱性食材,例如:韭菜、牛肉、蝦等食物,冬至節氣食用餃子后可以為身體補充營養成分,還可以增加身體熱氣,具有祛寒暖身的作用,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吃湯圓還是元宵吃湯圓
都吃湯圓。 冬至和元宵節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吃湯圓的風俗習慣,不同的是冬至吃湯圓一般以南方為主,北方責斥餃子及哦多,而元宵節則是全國都是湯圓或元宵,一般是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冬至立冬哪個吃餃子
都有吃餃的習俗。 1、在北方,凡是過節都離不開餃子,而立冬和冬至都是比較重要的節日,此時吃餃子是傳統風俗習慣。 2、立冬吃餃子,是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而冬至吃餃子則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飲食習俗。 3、立冬吃餃子還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