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肉燕,真的再熟悉不過了。每逢節日的時候家里人就會聚到一起吃個團圓飯,這個團圓飯上就一定會有這碗魚丸煮肉燕湯。那么肉燕是什么?
肉燕是什么
說起礬山小吃,有名氣的當數肉燕。肉燕是蒼南礬山的特色小吃,外表看起來像餛飩,“肉包肉”是其一大特色,它的皮是肉加淀粉敲出來的,再包進肉餡,形狀圓頭散尾似飛燕,“肉燕”之名便逐漸傳開。
據史料記載,這個肉燕原先是從福建浦城山區流傳開。相傳南宋真德秀囚浦城掃基時設宴,隨行廚師林阿榮(福州人)吩咐臨時廚師徐小春(其表兄,富嶺東湖人)搗魚丸,誤聽為搗肉丸,剔精肉搗醬和粉,且壓平,薄如面皮,切絲余熟,色質晶瑩,食如燕窩。此后浦城、福州兩地相傳仿制,稱為肉燕。作為地處浙閩交界處的礬山,肉燕能成為當地一特色小吃也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肉燕的正宗與否,燕皮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正宗上好的燕皮,豬肉必選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處;通過精細復雜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
肉燕是哪里的小吃
在福州僻街小巷,聽到一串有節奏的“嗒、嗒”之聲,循聲而去,就可尋及燕皮店。不過,要買正宗上好的燕皮,打制燕皮,豬肉必選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處;通過精細復雜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紙,其色似玉,口感軟嫩,韌而有勁。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輔料精制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
肉燕又稱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也是福州風俗中的喜慶名菜。福州人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親友聚別,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無燕不成宴,無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為饋贈佳品,為福州人包括海外鄉親所衷情。肉燕與扁肉燕不同。
肉燕好吃嗎
將水燒開,熱氣騰騰之中投下一整碗肉燕,晶瑩剔透,薄如紙張的面皮中包裹著鮮香美味的肉餡。任其隨著沸湯上下沉浮,用旺火煮開后撈入碗中,再淋上熱高湯,用香菜末加以點綴,清湯之上潤玉翡翠載浮載沉。烹飪肉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享受。剛出鍋的肉燕是Q彈脆嫩,熱騰騰的肉燕蘸上醋汁,鮮甜爽口,連吃兩碗也絲毫不覺油膩。
烹飪便利,味道鮮美,作為夜宵點心果腹方便,作為正餐主食又十分精巧味美。
肉燕的做法
1.干肉燕皮備好,我是從淘寶買的
2.取一張皮,均勻噴上水,使皮變軟,切成小塊
3.肉末中放入蔥姜蒜末,調入鹽、生抽、雞精,順一個方向攪打上勁,成為肉餡
4.然后放入肉燕皮中包成皮薄餡大的肉燕
5.鍋中燒開水,將肉燕煮熟
6.在碗中放一些紫菜、蝦皮、蔥花、鹽、雞精。
7.先倒入半碗煮肉燕的湯,再將肉燕撈到碗中即可。
肉燕跟餛飩看似一個模樣,但只要吃上一口,你就知道兩者本質大有不同。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肉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