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生活在淺海底的軟體動物,一般我們食用的有花蛤、文蛤、白蛤、斧蛤等諸多品種。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鮮”,做做成蛤蜊蒸蛋、蛤蜊湯等菜肴,鮮美無比。
蛤蜊怎么做
1、白煮
白煮大家都知道,青島的做法是將蛤蜊跑凈泥沙(跑凈的意思就是放在水中讓蛤蜊自己吐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中火煮開,開鍋后三分鐘起蓋翻一次,為的是加熱均勻,力求每個蛤蜊都開口熟透。后面盡量不開鍋蓋,以水開時計時五至七分鐘后起鍋,此時鍋中蛤蜊都開口,盛出即食,肉質鮮嫩原滋原味,用來下酒或者宴客。注意事項:不要頻繁開蓋查看蛤蜊是否開口,起蓋翻一次即可,掐時間關火起鍋即可。食用時趁熱吃,吃不完的可以剝出冷凍,做湯頭或者爆炒都可。煮蛤蜊的湯不要倒掉,此湯鮮美無雙,吊湯、炒菜及各種食用均可,尤其是用來保持蛤蜊肉剝出后的鮮美滋味,做法:用涼透的鮮湯過濾殘渣后加入放置蛤蜊肉的可冷凍容器內,一起放入冰箱,以后用做食材時,肉鮮湯醇,可一并食之。凡青島人中好食蛤蜊者,均不棄湯汁。
2、曹家干鍋蛤蜊
曹家干鍋蛤蜊做法:
配料:蛤蜊500克跑凈泥沙,大蒜三五瓣拍扁切碎,大蔥少量切碎,辣椒按個人口味適量切碎,豬肥肉三十克切碎,花椒十余枚,花生油十五克。
將花生油倒入鍋中,放入花椒大火爆炸,撈出拋棄,放入辣椒和肥豬肉爆炒,以肥肉萎縮發黃之時關火,靜置一二分鐘后開中火,油開放入大蒜和大蔥爆炒一下,大蔥微黃時放入蛤蜊,爆炒,蛤蜊會析出水分變成湯汁,不停翻炒,約三分至五分鐘后湯汁收縮濃稠,翻炒至湯汁欲干,或剩少許湯汁時起鍋盛出,趁熱即食。
至此,曹家干鍋蛤蜊出鍋,微麻鮮辣,油滑不膩,滋味濃厚,鮮味十足,是下酒佐餐,宴請待客的不二之選。
青島的啤酒蛤蜊,其實說的就是新鮮散啤和干鍋蛤蜊,沒試過的都想當然隨便說,試過一次的人就知道了,以后什么啤酒蛤蜊啤酒烤肉什么的都不愛吃了。
辣炒蛤蜊、家常蛤蜊等等,基本都跟上述做法略同,不做贅述。
但是有一種做法跟所有做法都不同,屬于青島本地的特殊人群之中才有的吃法,要求較多,沒有此類條件的朋友請勿或者謹慎嘗試。
如果沒有條件,用市場售賣的蛤蜊來做也可以,做法倒是相同,但特定的環境,以及從初始獲取者到上架制作者的各種環境和條件不同,也能吃出個好不好來……
算了,說出來你們試試看,有能做出來的了,我也去嘗嘗鮮——請看第三種做法:
3:烤蛤蜊
趕海新挖的大個蛤蜊,放在透水的籃子中,跟著下海(下海:這是老青島人叫法,就是趕海,趕在退潮時去海灘涂上挖取貝類和海鮮)的人不停在海水中走動,蛤蜊受驚后合蓋然后又被浸在清冽的海水中,自然而然的就會吐凈在泥灘里吃進的泥沙。隨著下海人結束收獲,這一籃大個的蛤蜊,就會被作為的烤蛤蜊材料單獨放置。
食材準備好,開始烤了:
江北的火爐,掏凈煤渣,全用木炭或是干木填充,引火,將爐子燒至紅透(不用煤是因為不衛生也不,除非是烘干或者烘烤,否則不會燒煤;燒到紅透也不是說非要燒到爐體發紅,只是達到某種溫度的說法)。用自制的,專為烤蛤蜊用的金屬網格,把用海水洗好的蛤蜊排列在上,蛤蜊口必須朝上,放置在爐子上,多可放五六層,但每十來秒都要按順序替換下層的到上層,周而復始。我小時候吃過的,大爐子多一次可以烤制近一斤半到兩斤大個蛤蜊。
只要被烤制的一大排蛤蜊全部張口,都會立即被用當天現取的干凈海水沖一下,滋滋蒸發過后,不用鹽也不用味精,就已經咸鮮十足了。
沖過海水,立即再放在火爐上稍翻烤兩次,烤至微干即可盛出裝盤。
當年的家鄉,此味在秋冬待客尤為盛行,因為大冬天的能去趕海挖蛤蜊,還能挖到這么大的,還能在及膝的冰冷海水中跑凈其泥沙,這已經可以表現主人對客人的無比重視和尊敬了,一般客人,可吃不到這么講究的東西。
當然,在今天這些都很容易獲取,只是少了一些心意和誠意。不過,這做法,大家有條件的可以試一試,不用非得海水沖,鹽水也行。
以上內容就是詳細介紹蛤蜊怎么做蛤蜊的做法大全,相信大家都已經清楚了,想要吃蛤蜊的朋友可以按照以上的做法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