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對于食品的質量非常的關注,特別是加工食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些標明、無防腐劑的食品能不能相信呢?作為一個關注健康的精明消費者,在選購這些食物時不要被包裝所瞞騙。
消費者很容易受到食品包裝上“自賣自夸”信息的吸引。究竟該如何去看待廣告中、包裝上這些誘人的說辭,這里就選一些有代表性的說法,來解剖其中的潛臺詞和產品真相。
說法1:“不含防腐劑”
不含防腐劑,可沒說不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劑。抗氧化劑、香精、色素、發色劑、增鮮劑之類都有可能在里面。也就是說,不含防腐劑,并不能它是“”狀態。
很多食品天然就是不用防腐劑的,比如罐頭,比如一些含鹽和糖極高的食品,還有一些極干的食品如方便面、掛面等。因為罐頭能把里面的和芽孢徹底殺滅,同時又密封起來,讓外面的進不去,所以它不需要防腐劑。沒有水,沒法繁殖,大量的鹽和糖起到防腐劑的作用。
不過,鹽和糖含量太高,比含有防腐劑還要糟糕。因為大量鹽的健康危害,要比零點幾的防腐劑厲害得多。比如說,一些醬油、咸菜等宣稱不含有防腐劑,通常都是那種咸味特濃,甚至再加糖掩蓋的產品。所以,“本品無防腐劑”不應當成為消費者優先購買某種產品的主要理由。
說法2:“不含人工色素”
意思是說,這里面還是含有色素的,只不過這些色素不是合成色素,而是從天然原材料當中提取出來的。比如說,含有一些類胡蘿卜素的提取物、紅曲色素、紫膠紅等來源于天然食物的色素。
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天然色素比較令人放心,但在提取過程中,也不排除含有微量的有機溶劑殘留。只要合乎相關產品標準,本來是不必介意的。但問題在于,產品的濃重顏色是色素帶來,也就意味著其中的原料并不那么“”。
比如說,商場中常見那種紅色或綠色的“果汁”產品,看起來很像是水果濃縮而成,包裝上還畫著大大的水果圖像。但仔細看了原料說明之后才發現,它含原果汁只有差不多20%。也就是說,其中80%的內容,都是水、糖、香精、色素、增稠劑等混合而成。盡管用的是天然色素,但還是誤導了消費者,讓人們以為它比的果汁還要濃厚。
說法3:“不含蔗糖”
這種說法常常見于糊粉類產品、餅干、點心之類。它們的包裝上寫著“不含蔗糖”,也就是說,不含我們日常吃的白砂糖。中老年人、糖尿病人和肥胖者,都容易受到這種表白的吸引。其實,這可真是一大陷阱。
能讓血糖快速上升的,遠不止蔗糖。精制淀粉的血糖上升速度已夠快,以淀粉為原料制作出來的糊精、麥芽糊精、麥芽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樣樣都比蔗糖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那些聲稱“無蔗糖”的產品當中,經常可以看到這些配料。糖尿病人要是選擇它們,那可真不如直接吃大米飯算了。
從營養價值來說,無蔗糖也不意味著比其他產品營養素含量更高。如果不加蔗糖,體積用什么來填充?無非是淀粉、糊精、油脂之類,除了提供能量升高血糖之外,對人沒什么幫助。問題在于,它們常常給人一種“”、“滋補”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