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具有養胃健脾的功效,并且營養也非常的豐富,喜歡吃的人也都比較多。而我國很多的長壽老人也都非常喜歡吃粥的。我國清代美食家袁枚說過一句話,叫做“見米不見水,非粥也;見水不見米,非粥也;必使水米柔膩為一,然后方為粥。”這句話字字珠璣地闡述出了粥的真諦。
選米:一年一季的新米
煲粥的米選用一年產一季的大米。一年一季的稻米更是蘊含了天地精華。選用這種大米也要選擇新米。因為新米中更有香味。市場上買的免淘洗米,多數都是拋過光的,米中精華盡在表皮,這一拋光精華也就所剩不多了,所以不要選這種米煲粥。
淘米:無浮塵無雜質
淘米的時候要用手輕輕的撥動米粒,讓雜質析出,然后倒去淘米水。但是千萬不要使勁兒搓洗米粒,否則米中的精華就流失了。
腌米:讓白米“瓦解軍心”
大米淘洗干凈后要加入適量的油和鹽,攪拌均勻后腌制半小時,這是因為大米的吸附能力要比水大很多。當米粒沾上了油以后,沾油的部位可以在短時間內集聚超過水溫很多的熱能,這樣米粒下鍋后就能快速開花,這是熬粥關鍵的“要訣”.同時,用油和鹽將大米腌制后可使煮出的粥味更香滑。
煲煮:滾水下鍋
煮粥用滾燙的開水。煲煮的過程要連續煮沸一個版銷售。中間不能停火,也不要加水。所以水一定要一次加夠。(米與水的比例約為1∶30)。
火候:介于文武之間
將粥燒開,火越大越好,這樣米才容易開花。但是粥鍋開了以后,要將火候調到小火。保持鍋內沸騰而不外溢即可。火大了,上面的米油會焦化發黃、火小了不能讓粥糊化。這時米與米之間、米與水之間、米與鍋壁之間,要產生均勻的、溫柔的,但卻是有足夠力度的碰撞與摩擦。米粒會一點一點糊化,粥湯會一點一點濃稠,米香也會一點一點滲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