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飲料果汁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甜甜的果汁飲料是許多孩子和年輕人的,喝果汁既能滿足口味,又能補充維生素,兩全其美,有些“果汁控”甚至把水杯拋在一邊,每天以果汁代替飲水。然而,近日多家媒體有關“果汁砷超標”的報道,給“果汁控”敲響了警鐘。報道稱,一些深受人們喜愛的果汁中可能砷含量超標,而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難道,甜甜的果汁竟成了毒藥?
兒童砷中毒可使智商降低
自然界中的砷元素不溶于水且,真正有毒的是砷的化合物(如砒霜)。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介紹,砷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微量元素,各個國家目前對砷沒有一個統一的適宜攝入量標準,《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砷的每天適宜攝入量應該在12-25微克。砷元素本身對于人體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砷攝入過少,會影響體內某些酶的活性,還可能造成骨骼礦化減低、不易懷孕等。但砷若攝入過多則可能引起中毒,一次性攝入過多容易導致急性中毒,出現惡心、嘔吐等,嚴重可致休克甚至死亡。同時,若每天連續不斷地接觸砷,即便劑量沒有超標,也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導致色素沉積、肝腎損害,甚至傷及神經,造成記憶力降低等。
飲食中的砷超標,對兒童和孕婦的傷害尤其大,一項飲水中的砷對兒童智力發展影響的研究發現,如果每升水中砷的濃度超過0.05毫克,就會對兒童的智力發展產生副作用,如果超過0.1毫克,就會使兒童的智商嚴重降低;另一項關于水砷對孕婦的影響調查發現,砷超標后,30%的孕婦手掌和腳底出現了表皮角化病,就像長了繭子一樣;在一些使用含砷煤的地區,新生畸形兒的比例比其他地區要高得多。
根據2003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果、蔬汁飲料衛生標準》理化指標,其中規定果汁中的總砷含量要≤0.2毫克/升,由此可見,若一升果汁中的砷含量接近這個臨界值,就已是人體每天適宜攝入量的近十倍,若砷超標,那么對于愛喝果汁的兒童而言,無疑是非常危險的。
【】
綠豆烏蕨能解砷毒
日常生活中如何解砷毒呢?李艷玲建議,出現砷中毒癥狀后除立即就醫外,還可以配合以下飲食方法來避免或緩解砷中毒。
1.喝些綠豆水
綠豆肉平皮寒,《本草綱目》記載,綠豆可“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每天用50-100克的綠豆煮水或熬粥喝,有助砷中毒。因為綠豆皮有很好的作用,所以煮好的綠豆一定要連皮一起吃。
2.食些中藥烏蕨
被譽為“劑”的烏蕨,也叫小野雞尾草,臨床中常用來腸炎、肝炎等癥,解砷毒的效果也很好,可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食用。
【檢驗】
是否砷中毒驗血驗尿驗頭發
對于“果汁砷超標”事件,一些商家辯解說,產品中雖然總砷超標,但所含的是有機砷,對人體無害。
對此,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李昌模介紹,如果砷是以有機形態出現,則有可能經人體腎臟、腸道排出,不產生危害,但果汁中的砷究竟是否是有機砷目前尚無法確定。
因此,對于愛喝果汁的人,若想知道自己體內是否砷超標,可以去醫院檢驗頭發、血液、尿液中的含砷量,與人體正常砷含量指標進行檢測、比對,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含砷量為0.0064毫克,每升尿液中砷的值應小于0.5毫克。
【疑問】
果汁中的砷哪兒來的?
果汁里為什么會含有砷?是不是像牛奶里的三聚氰胺一樣被添加進去的?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工程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阮美娟介紹,果汁中含有的砷不是添加劑,其超標大多是由污染原因造成的。砷的存在范圍很廣,水、土壤里都會有,如果森林、土壤、水等被超標的砷污染,或是用了含砷量高的農藥,被植物吸收后,把這些被污染的農作物作為原料,生產出的產品就會有超標的風險,并且砷在食品加工、制作過程中,不可能被完全濾除。
【提醒】
吃海鮮不要同時喝果汁
正因砷中毒對兒童和胎兒的危害更嚴重,所以兒童和孕婦日常飲用果汁飲料別超100毫升。此外,阮美娟介紹,日常飲食中,海藻、干貝、蝦等海產品中,砷含量也較高,所以,飲食中對海鮮產品應有所控制,如果吃了大量海鮮,就盡量不要再喝果汁。平時鼓勵孩子多喝水,少喝或不喝果汁飲料,用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水果來代替果汁,以減小過多的砷富集在體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