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小年吃什么,和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不一樣,北方人的小年多數是在臘月二十三。說到過節,很多時候離不開各種“吃”。那么北方小年吃什么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
北方過小年吃什么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豆腐
臘月廿五是“豆腐日”,老例有做豆腐、買豆腐、炸豆腐的說法,炸好的豆腐可以一直儲存到過年再吃。過年吃豆腐只是要為新的一年取個“斗!钡暮貌暑^,期望福氣能成斗成斗的來。做好或買來的鮮豆腐不好儲存,又不想都做成凍豆腐,所以就采取炸的方法保存,也讓過年的餐桌上多一種吃食。
蒸花饃
臘月二十三后,家家戶戶要蒸花饃。大體上分為敬神和走親戚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莊重,后者花梢。特別要制做一個大棗山,以備供奉灶君!耙患艺艋x,四鄰來幫忙”。這往往是民間女性一展靈巧手藝的大好機會,一個花饃,就是一件手工藝品。
麻糖
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吃麻糖就是想讓這灶神的嘴巴被糖給粘住張不開,不能把人間的美味奢華的情景稟報給天,以免得愛吃喝的人們受到處罰--新年帶來饑荒,期盼有一個平安的豐年到來。
北方過小年吃什么相關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北方過小年吃的東西也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