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通常指掃塵、祭灶的日子,被視為“忙年”的開始。由于南北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南北方小年的差異還是很多的,那么,南方過小年吃什么呢?
年粽
南寧人過小年吃“年粽”,取意“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后,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
米餅
農歷臘月二十三,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寓意“團團圓圓”。
元宵
惠州民間在送灶君這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卜、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而元宵是必備品。炒玉米4晉東南地區,有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黏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南方過小年吃什么相關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南方過小年吃的食物也有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