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被譽為補虛佳品,備受稱贊。據現代藥學分析,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蛋白素以及膽堿、粘液質等成分。那牛蒡又是什么?牛蒡是山藥嗎?
牛蒡是山藥嗎
牛蒡是山藥嗎?首先小編要很明確的告訴大家:牛蒡不是山藥。山藥和牛蒡,我們通常食用的部分一個是地下莖,一個是肉質根。另外,從外觀看,牛蒡比山藥要細長一些。另外牛蒡子是辛涼解表藥,用來感冒咳嗽,發(fā)熱,熱毒等。山藥是補氣藥,用于脾胃虛弱,肺虛咳喘,腎虛遺精等。
牛蒡和山藥的區(qū)別
1、山藥食用的部分是地下莖,而牛蒡食用的部分是肉質根。
2、從外觀看,牛蒡表面光滑,山藥表面有毛;牛蒡纖維較細,山藥的較粗;山藥可以有多種形狀,牛蒡只有一種就是細長形的。
3、從功效來看,牛蒡疏風散熱、消腫,用于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風火上擾之頭暈、耳鳴耳聾、目昏,外用治頭面風毒赤腫、熱毒牙痛、齒齦腫痛、癰疸惡瘡、痔瘡、風濕痹痛,肢節(jié)拘攣等。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的功效。
牛蒡是什么
牛蒡(學名:Arctium lappa L.),又名:惡實、大力子、東洋參,又名東洋牛鞭菜等。一千多年前日本從引進并改良成食物,在日本占據臺灣時曾在臺南要求當地農民大量種植,主要原因是臺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質、北回歸線氣候加上有名阿里山延脈造就其當地牛蒡得天獨厚的珍貴性,臺灣已作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發(fā)祥地之稱。屬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葉寬卵形,長達30厘米,寬達21厘米,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成傘房花序或圓錐狀傘房花序,瘦果倒長卵形或偏斜倒長卵形,兩側壓扁,淺褐色。花果期6-9月。主要分布于、西歐、克什米爾地區(qū)、歐洲等地。,牛蒡的種植主要產地分布于江蘇省和山東省,江蘇省的徐州豐縣、沛縣,山東省的蒼山種植歷史悠久,面積規(guī)模較大。
牛蒡為古老的藥食兩用食物蔬菜,明朝李時珍稱其“剪苗淘為蔬,取根煮,曝為脯,云其益人”,《本草綱目》中詳載其“通十二 經脈,除五臟惡氣”。《名醫(yī)別錄》稱其“久服輕身耐老”。宋人蘇頌曾這樣描寫牛蒡:“葉如芋而長,實似葡萄核而褐色,外殼如栗木小而多刺”,“根有極大者,作菜茹尤益人”。世界著名的營養(yǎng)保健專家艾爾·敏德爾博士在其所著的《抗衰老圣典》中這樣描述:“牛蒡的根部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它是一種可以幫助身體維持良好工作狀態(tài)的溫和營養(yǎng)藥草。牛蒡可每日食用而無任何副作用,且對體內各系統(tǒng)的平衡具有復原功能。
主栽的品種多為日本品種,有柳川理想、南部白肌、松內早生、山田早生、札幌大長白、野川、白膚等。在長期做為藥用,上世紀末才開始對牛蒡的營養(yǎng)價值,食用價值和藥理進行研究。
總結:以上就是牛蒡是山藥嗎的相關內容,牛蒡和山藥都是營養(yǎng)豐富的佳品,對人體有很大作用,但是二者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