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餐廳喜慶的宴席上都會有四喜丸子這道菜,這道菜象征著融洽喜慶的意思。但是你們了解這道菜的來源嗎?四喜丸子是哪個地方的菜呢?四喜丸子怎么做呢?下面火爆食品飲料招商網的小編為大家做出介紹。
四喜丸子是哪個地方的菜
四喜丸子是經典的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于魯菜菜系。由四個色、香、味俱佳的肉丸組成,寓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常用于喜宴、壽宴等宴席中的壓軸菜,以取其吉祥之意。四喜丸子從外觀上來說,由四個較大的肉丸以及其他輔料組成。四喜丸子做法與獅子頭基本一致,只是四喜丸子限用四個肉丸。主要用料為豬肉餡、雞蛋、蔥花等。
四喜丸子的由來和故事
四喜丸子是魯菜中的山東名菜,原來的名字叫做“四圓”,具體起源于哪位廚師已無法考證,但直到唐朝才開始聲名大振,從此被正式定名為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每盤共有四只丸子,分別代表著福、祿、壽、喜這四大人生喜事。北方地區每逢喜宴、壽宴等喜慶宴席,以及逢年過節的家宴時,都往往會上一道四喜丸子以示喜慶。
四喜丸子之所以到了唐朝以后才聲名大振,這和唐朝才子張九齡有關。
話說有一年張九齡參考朝廷的開科考試,結果受到賞識并招為駙馬。而此時正巧是張九齡的家鄉遭遇水災,父母不知音信,直到大婚那天,張九齡剛好得到父母的下落,馬上派人把父母接到京城居住。
喜上加喜,張九齡便讓府上廚師制作一道吉祥喜慶的菜肴,于是廚師就制作了這道四喜丸子,也就是當時的四圓。
張九齡看到這個菜的時候有些不解,就問廚師這何含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
張九齡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贊,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干脆叫它‘四喜丸’吧。”從那以后,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
四喜丸子的家常做法
1、將豬肉清洗干凈后擦拭干凈水份后剁成肉餡。
2、將馬蹄去皮后剁成碎末。
3、饅頭也切成碎丁,將雞蛋磕入豬肉末中,放入蔥姜末。
4、放入一勺子的老抽,料酒,生抽,鹽,淀粉順時針攪拌至濃稠后倒入少許清水繼續攪拌。
5、放入馬蹄,再放入饅頭繼續攪拌勻,然后用手捏成肉丸。
6、鍋里倒入適量油,燒熱后放入肉丸炸至金黃色后撈出,控干油。
7、鍋里倒入適量水,放入肉丸,放入蔥姜片、花椒和八角。
8、倒入老抽煮開后轉成小火慢慢燉煮至湯少后撈出肉丸。
9、將湯汁繼續燒開倒入水淀粉勾芡夠澆入適量香油,然后倒在肉丸中就完成了。
貼心提示:
1、一次多做一些,然后冷凍后,吃的時候直接紅燒就可以了。
2、饅頭也可以不放入,不過放了之后口感會更松軟好吃。
3、如果是蒸的話,那旺火蒸一刻鐘左右就可以了。
總結:四喜丸子是舊時人們為慶賀和祈求人生的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四喜丸子做法與獅子頭基本一致,只是四喜丸子限用四個肉丸,而獅子頭不限個數。四喜丸子是哪個地方的菜已經相關的由來故事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