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酥是我們大家很多人都吃過的零食,并且我們也都知道蛋黃酥里面有一層白色的夾層,是非常軟糯的,那么我們便要了解一下蛋黃酥里面白色的糯糯的是什么?蛋黃酥的來源?
蛋黃酥里面白色的糯糯的是什么
蛋黃酥里面白色的糯糯的是雪媚娘皮。主要成分是糯米粉、變性淀粉、糖類等,烤制之后呈雪白色。雪媚娘皮可以增加蛋黃酥的口感和層次感,吃起來非常的有嚼勁,比傳統的蛋黃酥多了一點風味。蛋黃酥是由小麥、黃油、蛋黃等做成的傳統中式糕點。近年來隨著用料的不斷升級,蛋黃酥逐漸成為一款網紅產品。做法與蘇式月餅有很多共通之處。傳統的蛋黃酥用的是豬油,現在多用的黃油,就除去了熬豬油的麻煩,并且增強了口感,使得蛋黃酥有一股濃香的奶香味。
蛋黃酥的來源
蛋黃酥的歷史要從酥皮開始講起,土耳其有種名叫SuBrei的古老點心可能就是漢語“酥皮”的音譯,這種點心,基本指向了酥皮的發源地:中亞。 7世紀,阿拔斯王朝時期,酥皮就已初具雛形,在占據了中東、北非和西亞大部之后,751年,阿拉伯人在怛羅斯戰役中戰勝強大的唐帝國,因此獲得了相當范圍的耕地,也打通了通往南亞次大陸:印度的大門。從此,原產自中亞的小麥粉,遇上了黃油、糖漿、堅果、奶酪、肉桂這些輔材和香料,都在那個時期誕生。 13世紀,奧斯曼帝國繼承了阿拉伯世界的衣缽,開始對基督教世界的東歐、南歐進行入侵,酥皮也被帶到了這些地方,再到后來,歐洲崛起,大航海的殖民浪潮來臨,酥皮被歐洲人帶到了全世界。
蛋黃酥用豬油還是黃油
各有各的好。用豬油做酥皮的效果是各種點心常用的手法,蛋黃酥的傳統制作工藝也是采用的豬油起酥,其做出來的成品層層掉渣,酥脆軟香,入口即化,比用黃油起酥皮的效果、口感都要更好些,而且豬油比黃油更便宜。不過豬油做出來的蛋黃酥有些許豬油味,對于清真、不喜歡豬油味道的人來說則不好吃,此時可改用黃油,其起酥效果雖然弱于豬油,但成品具有奶香味,吃起來奶香酥脆非常好吃。雖然豬油和黃油都是動物油,但豬油是從豬的脂肪中提煉出的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其脂肪含量較高,100克豬油含脂肪99.6克,水分僅為0.2克,而黃油是用牛奶加工出來的,把新鮮牛奶加以攪拌之后上層的濃稠狀物體濾去部分水分之后的產物,其脂肪含量相對較少,100克黃油的脂肪含量為92克,水分為6.2克,所以豬油的延展性會比黃油要好,起酥效果更快,分層明顯。
蛋黃酥用豬油還是黃油?蛋黃酥用豬油還是黃油相關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食品資訊請持續關注58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