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傳統小吃,有時候會出現做糍粑做多了的情況,涼了的糍粑是不好吃的,必須加熱味道才會好,那么糍粑怎么做好吃?
糍粑怎么做好吃
油炸甜糍粑
干糍粑6塊
改刀切成大小均等的小方塊(平均一大塊改三小塊)倒半鍋油,大火燒熱
油溫至六成熱時,改小火,一塊塊的下入糍粑,炸至一面變色時翻一面再炸,然后再翻面,不停的翻面,讓糍粑兩面均勻受熱,油溫不能過高,這樣糍粑表面才不會起泡炸至兩面都呈金黃色時,撈起濾干油份,裝入盤內,趁熱撒上白糖,牙口不好的朋友,可以將鍋中留少量底油,加入兩大勺糖,加入小半碗水,將炸好的糍粑倒入,翻勻煮軟,制成如綿泥般的糖漿糍粑,又是另一種風味了。
糍粑和年糕的區別
糍粑,有些地方也叫年糕、粑糍。用糯米制作而成,是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在南方許多地區,人們習慣于在春節前制作,春節期間和春節之后食用。
年糕有種是直接用生的米用石磨磨成粉(不過現在都用電打的,又快又好),和水,做成形狀后或炸或蒸,南方多見,油炸的那種也有稱之為馓子的。
其實有些地方(比如湖北、湖南東南部和江西等地)也有把這兩種食品都稱為年糕的,因為年糕以前是稱為“粘糕”的,而糍粑實在是“粘”。
糍粑和年糕都是用糯米(或糯米+粳米,根據軟硬喜好而定,糯米多則軟)做成的一種食品。
糍粑是把米蒸成飯后(不要太爛,不能蒸蒸飯<就是不能先煮一下取了米湯再上籠蒸>)趁熱放到石臼舂,一直舂到看不到有粒狀的飯了再用手揉成斗笠形狀的成品糍粑。
糌粑和糍粑的區別
糌粑 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聽起來新鮮,不知是什么,其實實際上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它是將青稞麥炒熟、磨細、不經過篩濾而成的炒面,與我國北方制作的炒面有點相似,區別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后磨,而且不除皮。
糍粑 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飯放到石槽里用石錘或者蘆竹(因地方差異,有的也用竹來代替)搗成泥狀制作而成,一般此類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
說到糍粑這種食物,相信很多人并不覺得陌生,反而覺得口水直流,齒頰留香。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糍粑怎么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