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吃粽子,粽子是咸的,還是甜的?南北之爭永不停歇,其實,相聚的日子吃什么粽子都是對的,那么,咸肉粽子怎么做?
咸肉粽子怎么做
咸肉粽選用五花肉和糯米為主原料制作的粽子。咸肉粽是漢族傳統小吃,端午節食俗。外層粽葉以大量清水刷洗,糯米口感綿密軟嫩,內餡用上選的五花肉,經過腌浸的程序,與生米包里起來入水煮熟而得。
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豬肋條肉(五花肉)350克,輔料:鮮香菇70克,蝦米100克,花生仁(生)200克,洋蔥(白皮)75克,雞蛋400克,調料:鹽15克,味精4克,醬油70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80克做法:
1.雞蛋煮熟、剝殼,先用半杯醬油浸泡10分鐘上色。
2.肉臊醬(肉餡加香菇、洋蔥以及各種調料做成的醬)盛在沙鍋內,放入雞蛋,以小火鹵20分鐘,關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時撈出即可。
3.將洋蔥去皮,洗凈,切碎,鹵蛋切成小瓣,生花生仁用水浸泡;五花肉為紅燒后的,香菇洗凈用水浸泡,待用。
4.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放入少許洋蔥末爆炒,然后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紅燒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5.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約2小時,干馬蘭用涼開水浸泡。
6.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7.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紅燒五花肉、香菇、鹵蛋瓣、蝦米、生花生仁,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8.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咸肉包粽子要放鹽嗎
本來肉就是加鹽腌制的,當然不能再加鹽了,不過如果你的口味比較重的話,可以多加點鹽哦!另外就是咸肉粽子一定要少吃哦,不然會引起的!
吃咸肉粽子注意事項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例如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端節前后,千萬不要餐餐吃粽子,或只吃粽子忘了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這樣易、腸胃不適。吃粽子時配一碗清淡的湯,如冬瓜、竹筍、絲瓜湯等,再來一分水果,可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達到營養均衡。
選購粽子要注意挑選新鮮的產品。如果購買后不能冷藏的,應及時食用。冷卻的散裝粽子買回家后,經再次燒煮后食用,尤其是一定要在沸水中煮熱煮透,這樣才吃得。對于一時沒有吃完的粽子,一定要及時放進冰箱冷藏,切勿長時間放在外面。一旦發現有霉變或異味,千萬不要再吃。
粽子一定要注意保存溫度,吃不完的粽子就放在冰箱,但冷藏時不要超過三天,如果能擺在冷凍庫是恰當,但也不要超過二個星期。雖然粽子可以冷食,但會比較硬,建議從冰箱拿出來后加熱,煮熱變軟后才能吃。值得注意的是,臨睡前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否則一晚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
端午節除了各種好吃的,還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以及人們對節日的祈盼,健康和懷念。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咸肉粽子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