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早餐界的,腸粉深得廣東人民的喜愛。生活在廣東,沒有什么比一份腸粉更讓人清爽舒適了,那么,腸粉是用什么米做的?
腸粉是用什么米做的
建議就用平時煮飯吃的米就可以做出腸粉來,但是這個米是老米,老米就是指存放多年的米,質量比較差的那種,煮飯吃都很難吃的那種就可以了。
蒸腸粉小知識
以廣州負盛名的"銀記"腸粉為例:該店坐落在文昌路,專營豉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解放初期由吳銀經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制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
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廣州人也稱之為拉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于特制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卷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豬腸粉是廣州人愛吃的小食,也是廣州大小茶樓、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備之品。
潮汕腸粉怎么樣
比起廣式腸粉,潮汕腸粉也分很多派別:普寧流沙、汕頭腸粉、潮安腸粉、澄海腸粉。但它的特點就是一招,一字記之曰:“多”!裹在腸粉里面食物包含了各種蔬菜、肉類。
然后就是醬料了,比起廣式腸粉單一的甜辣醬,潮汕腸粉的醬汁是大多都是根據不同的人的口味,用芝麻醬、花生醬、沙茶醬調配而成,當然還少不了加潮汕人喜歡的鹵汁,店里的醬汁種類琳瑯滿目,任君選擇。
而潮汕腸粉的醬汁,還分為潮州口味和汕頭口味。潮州當地人比較習慣拌芝麻醬,汕頭習慣拌蠔油醬。因為粉皮的材料相同,內餡配料也都是根據顧客的偏好增減,各家腸粉店都會根據街坊習慣調制成秘制醬料。這一勺好醬汁,就是各家腸粉店的招牌。
腸粉小知識
乾隆年間,乾隆游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轉到羅定州吃龍龕糍。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龍龕糍時,乾隆贊不絕口,并乘興說:這糍并不算是糍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后來他回到了京城,還對羅定的腸粉念念不忘,而腸粉亦因此在廣東傳開了,越開越多腸粉店。
目前腸粉已經是廣東的傳統特色美食之一,腸粉分咸、甜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腸粉按流派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布拉腸粉,另一種是抽屜式腸粉,由于使用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導致做出的腸粉都不相同。
布拉腸粉品嘗餡料為主(腸粉漿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抽屜式腸粉(腸粉漿是使用純米漿做成)主要品嘗腸粉粉質和醬汁調料!
做好的腸粉蘸料的點睛之筆下,達到高光時刻。很多地方做腸粉用的蘸料就是醬油,實則并沒有這么簡單。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腸粉是用什么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