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冬去秋來,歲月蹉跎,越過潮濕的春季,迎來了立夏,日子一天一天過,隨著我們慢慢的長大,記憶的漸漸模糊,依稀的記憶片段在腦海里播放著,兒時的開心畫面,坐在炕上的我們,吃著“立夏馃”,請大家跟誰著小編來回憶東北立夏吃什么。
東北立夏吃什么
吃“立夏馃”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將大米煮得半熟、搗爛、揉搓、壓成塊、切成片、用油煎炸,謂“干”;搓成似湯圓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苔、青椒、豌豆、蠶豆、小南瓜、馬鈴薯等多種春季蔬菜湯煮,謂“湯”。“干”用手抓著吃,噴香可口;“湯”則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著吃,以示豐盛,味道也是極美的。
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進“立夏”中,品種越多越喜慶。“閑了一冬,忙了一春”,舊時得不到溫飽的農民,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能飽食一頓“立夏馃”,便是的滿足。所以無論再窮苦的人家,就是借米,這一餐“立夏馃”也是要吃的,以討個“春收富實”的年成。如今農村吃“立夏”的檔次高了,上等的白米還要加入少許的糯米,吃起來糍而不膩。若是“湯”,則必加進瘦肉、香菇、木耳、墨魚、竹筍、蝦米等。
“立夏馃”還有早、中、晚餐吃的區分。據說早吃補腦,中吃壯腰,晚吃健腿。這當然只是一種民間的說法。“吃了‘立夏馃’,農家門掛鎖”。立夏時節,麥子要打場,油菜要收獲,禾苗要管理,夏茶要收摘,農家別提有多忙乎了。
總結:東北立夏吃什么?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立夏”這天,東北有吃“立夏馃”的習慣,正像清明吃艾馃、端午吃粽子、重陽喝桂花酒一樣,從老輩那兒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