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在我國的湖南地區、苗家臘肉是當地一些人民為延長豬肉保質期而獨創的一種具有特殊風味的地方名產,其特點是:脂香濃郁、皮色黃亮、肉色似火、紅艷喜人、滋味鮮美、營養豐富。
湘西人制作臘肉有其獨特的工藝和手法,臘月間,人們將自家喂養的豬宰殺,大部分用來制作臘肉。人們先將肉切成條條塊塊,重的有四五斤,輕的也有一兩斤,然后將肉抹上鹽,再放進壇子里或木桶中,讓鹽滲透到肉的各個部位,一般要腌五至七天,而后再將肉取出,掛在通風處,將水滴干,使肉收縮,這樣便可以熏烤了。臘月間,湘西農家多在堂屋里挖一火坑,而肉則掛在火坑上面,也有掛在灶上面,一邊燒柴取暖做飯,一邊便可以將肉熏制好,一舉兩得。
湘西是高寒地區,農村人烤火時間較長,熏臘肉的時間也長,臘肉可以久藏不壞,一直能吃到來年立冬。湘西臘肉其貌不揚,但吃味好,嚼在口里,滿嘴生津,齒頰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