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秦末漢初時期,楚漢爭霸,劉邦和楚霸王在中原黃河流域鏖戰,彼此斗得不亦樂乎。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那時士兵的主要肉食便是牛羊豬肉。在日夜急行軍中,屠宰后而未食完的肉食容易變味,而且濕漉漉的樣子,攜帶很不方便,后來一名軍士發明用食鹽腌制未食完的肉品,在太陽下晾曬、風干,發現這種肉干類制品不僅可以再行食用,而且肉香純正、煮食容易,攜帶也方便。在秋冬季節,中原地區氣候寒冷干燥,制作這種肉品尤為方便。這就是早出現的臘肉,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了。到了宋朝慶歷年間,人們發現在豬小腸、羊小腸中裝入肉粒、調味料后,再經晾曬,肉制品臘香濃郁、色澤誘人、入口爽脆,也可以存放多時不變味,后來就演變出現了今天的臘腸,掐指算算,也有1200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