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牛干巴和米線、吹肝這幾個名詞,都只屬于云南這方神奇的土地,只屬于滇菜這個神秘的美食王國。在遠古時代,在沒有保鮮冷藏設(shè)備的時候,打來的獸肉和殺了的家畜一時吃不完怎么辦?聰明的云南先民在實踐中摸索出了用鹽巴腌制令其不會腐敗、可以長期食用的辦法,這種用鹽巴腌制又經(jīng)風(fēng)干的動物肉制品,云南先民給他取了一個地道的云南名字“干巴”——是什么肉腌制的,就叫什么“干巴”,如牛干巴等。
在云南,腌臘食品的制作品種之多,味道之好,方法之奇特,說句大實話,舉凡和未有出其右者!在云南這個腌臘美食王國中,如果說宣威火腿是威儀赫赫的國王,那么,牛干巴就是濃眉大眼、人見人愛的帥氣王子。
與火腿不同,牛干巴是云南的腌臘美食,且在云南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可以見到牛干巴的身影。套用一句文學(xué)名言:有井水處既有柳詞,有人煙處就有牛干巴。制作牛干巴,云南26個民族都很在行,可謂是“各村的地道都有高招”,其中以尋甸和昭通制作的牛干巴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