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什么是梔子嗎?梔子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被用來泡水,但是你知道梔子還可以作為食用的佐料嗎?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什么是梔子
梔子,別名:黃梔子、山梔、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果實。梔子的果實是傳統中藥,屬衛生部頒布的第l批藥食兩用資源,具有護肝、利膽、降壓、、止血、消腫等作用。在中醫臨床常用于黃疸型肝炎、扭挫傷 、高血壓、糖尿病等癥。含番紅花色素苷基,可作黃色染料。
梔子為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圓柱形,灰色。葉對生,或為3枚輪生,革質,稀為紙質,葉形多樣,通常為長圓狀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3-25厘米,寬1.5-8厘米,頂端漸尖、驟然長漸尖或短尖而鈍,基部楔形或短尖,兩面常無毛,上面亮綠,下面色較暗;側脈8-15對,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葉柄長0.2-1厘米;托葉膜質。
梔子的食用方法
梔子清肝湯
功效:主治肝火風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胸乳,太陽等處,或寒熱晡甚,胸脅滿悶,口苦舌干者。
組成:牛蒡子3克、柴胡3克、川芎3克、白芍3克、石膏3克、當歸3克、山梔3克、牡丹皮3克、黃芩1.5、黃連1.5、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食后服。
香附梔子粥
功效:舒肝理氣,清熱瀉火。
配方:香附6克,梔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把香附、梔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用藥汁與粳米一起煮粥。
用法:早晚分食。
梔子厚樸湯
功效:主治傷寒下后,心煩腹滿,臥起不安。
組成:梔子9個(劈) 厚樸12克(炙,去皮) 枳實9克(水浸,炙令黃)
用法:以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
后服。
來源:《傷寒論》
梔子豉湯
功效:清熱除煩。
主治:發汗吐下后,余熱郁于胸膈,身熱懊?,虛煩不得眠,胸脘痞悶,按之軟而不痛,嘈雜似饑,但不欲食,舌質紅,苔微黃,脈數。
組成:梔子9克(擘)、香豉4克(綿裹)
用法:以水400毫升,先煮梔子,得250毫升,納鼓煮取150毫升,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后服。
方論:方中梔子味苦性寒,泄熱除煩,降中有宣;香豉體輕氣寒,升散調中,宜中有降。二藥相合,共奏清熱除煩之功。
來源:《傷寒論》
黃連梔子湯
功效:瀉火解毒。
主治:一切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
組成:黃連3――9g,黃芩、黃柏各6g,梔子9g。
用法:水煎服。
出自:《外臺秘要》
梔子仁蓮子粥
功效:清熱化濕,主治老年性陰道炎證屬濕熱下注兼有心火盛,癥見帶下黃,心煩易怒,。
材料:梔子仁5克、蓮子10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梔子仁5克碾成細末。先煮蓮子10克,粳米50克。粥成時,調入梔子末稍煮即可,加白糖適量調勻服食,分兩次服,每日1劑,每一療程連且艮3―5日。
大黃梔子湯
功效:治熱病毒氣入眼,赤痛生翳,不見光明者。
組成:生大黃1兩,升麻半兩,瞿麥1分,甘草1分,梔子7個。
用法:水2升,煮至1升,去滓,作4次溫服。以利為度。難利者,先煮諸藥至1升半,乃下大黃。大黃先以水漬,和水下之,煎藥畢,下樸消,則折熱易利。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于梔子了解是不是有加深呢?介紹了這么多梔子的食用方法以及功效,可見梔子的藥用價值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