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腸在廣義上可以說是各種食用類腸制品的統稱,有的地方還會把火腿腸、玉米腸、血腸等涵蓋進來。下面為大家介紹香腸和臘腸的區別。
香腸和臘腸的區別
臘腸俗稱香腸,臘腸其實就是香腸。年前大盛的灌香腸說的也是做臘腸。因為多是在寒冬臘月做的,所以叫臘腸,每年臘月季,臘肉、臘腸、臘魚等特別受歡迎。不過,香腸這個詞范圍更廣,除了臘腸外,有的地方還會把火腿腸、玉米腸、血腸等,這些都稱為香腸,統一為食用腸類。而實際生活中,人們為了方便,也習慣把香腸和臘腸區分開來。香腸、臘腸、火腿腸都賦予了不同的概念。
不過香腸一般就是熏烤的,煮的。臘腸是需要腌制,風干,煙熏的。口味也不同,臘腸有川味的,麻辣。廣味的,甜。湖南江西那也有,是咸的。臘腸的儲存時間也很長。
什么是香腸:為了方便區分,實際生活中,人們所說的香腸僅指以肉類為原料,攪碎成泥狀,并混合部分淀粉制作而成,可直接食用的腸類制品。香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食物生產和肉食保存技術,指將任何動物的肉、內臟或凝固的血,攪碎成泥狀,再灌入腸衣制成的長圓柱體管狀食品。香腸可經由熱煮煙熏以便保存。
通常所說的香腸的特點:加入了淀粉和可以直接食用。
什么是臘腸:臘腸指用豬肉為主要原料,攪碎成泥狀,加入各種調料腌制,然后灌入腸衣,經風干而制成。灌腸臘腸不加淀粉,可貯存很久,熟制后食用,風味鮮美,醇厚濃郁,回味綿長,越嚼越香。臘腸是每年過年前習慣制作的食品。
臘腸的特點:不加淀粉,所用的肉類原料必須用調料腌制。需要腌制,風干,煙熏。不可直接食用。煙熏還有特殊的煙熏風味,火腿腸則沒有。
香腸的制作
豬肉攤不會用完整的肉塊去做貢丸或香腸,因為他們的主業是賣新鮮的豬肉,臺面上的肉只要直接切割出客人需要的部位和份量就可以完成交易,比起還要切丁、調味、灌腸、分段,才能做成香腸的繁瑣工序,直接賣肉相對輕松得多,只是當剩肉太多無法清銷時,做成香腸不但能幫助剩肉完售,又可以賣得更好的價錢,商家當然還是樂于加工,而對消費者來說,對熟悉的肉商制作的香腸,還是認為比坊間品牌的新鮮度更放心,自然成為選購的主顧,如此對買賣雙方都是各取所需兩全的交易,所以肉攤上的香腸一直是貢丸以外的熱銷副產品。
一般香腸都是灌好就賣,除非沒賣完才會慢慢干縮,所以大部分買到都是軟軟的,吃法以烤為主,夜市用炭火,超市用電烤爐,當肉汁滴落產生的焦香,是香腸吸引人的氣味,直接用竹串戳著吃挺過癮的。
臘腸的風味
但是臘腸就是另一種風味了,臘腸多半出現在燒臘店,平常買它、吃它的比較少,只有過年才是旺季,比起香腸,它比較細長干硬,所以沒有人會拿它烤了串著吃,而是蒸熟后切片,或是炒芥藍菜、做臘味飯,香氣、口感和香腸是完全不同的風味,香腸是小吃、是零食,臘腸則是菜。
香腸由于沒有經過曬干處理,所以保存時間短,如果3天內沒吃完都應該冷凍保鮮,但如果直接生鮮就冷凍,退冰后再烤或煎都不容易熟,的方法是先蒸熟再冷凍,免得中間夾生,畢竟豬肉還是要全熟吃比較;至于吃的時候是不是搭配大蒜得看各人習慣,跟無關。
怎么樣,現在是不是能分清香腸、臘腸、火腿腸和火腿了呢?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香腸和臘腸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