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是很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中秋節(jié)這天會有很多的習俗,還有一些飲食習俗,那么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田螺?中秋節(jié)吃田螺好嗎?
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田螺
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更說小孩子中秋吃田螺,會明目。炒田螺前,田螺底部會弄掉,吃的時候,先把田螺蓋拿走,把螺肉吃掉。那么,在月光之下吃田螺,田螺殼從頭到尾都通了。且田螺蓋與眼睛相似,因而吃田螺寓意“明目”。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廣東人家中秋節(jié)的壓軸食品,一來民間認為吃田螺可明目,傳說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來認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來田螺有殼,剝殼食肉為“食心(新)轉(zhuǎn)運”之兆義,以求去邪氣,晦氣。
另一方面,“螺”字與粵語“羅”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羅食”,俗話說“無得食,問田螺(羅)”,中秋夜吃田螺,有豐收之意,代表五谷豐登。
據(jù)資料記載,中秋吮石螺習俗源于古代一個窮秀才,因沒錢買肉過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來煮,邊賞月邊吃,田螺俗稱攀桂,后來秀才中舉,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為風俗。
中秋前后,本來就是田螺和石螺當?shù)赖募竟?jié),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風俗。“中秋佳節(jié)近如何,餅餌家家饋贈多;拜罷嫦娥斟月下,芋頭啖過又香螺。”
民間早有田螺可以明目的說法,顧名思義是因為螺肉營養(yǎng)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zhì)。那么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jié)前后食之呢。因為這時候,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nèi)無小螺,因此,肉質(zhì)特別肥美。是吃田螺的時節(jié)。
中秋吃田螺的方法
按田螺產(chǎn)地不同,其種類有薄殼田螺、咸水螺、塘螺、花螺等。其中尤以薄殼田螺豐腴細膩,味道鮮美,是螺中上乘之選。
田螺含有大量,也讓很多人望“螺”興嘆,當然,偶爾過一次嘴癮也未嘗不可。可以把買來的田螺放在清水中飼養(yǎng)兩三天,讓其吐凈體內(nèi)的淤泥污物。食用前要剪去田螺的尾部殼尖,去掉黑腸。烹飪時,應高溫加熱,用高壓鍋蒸上幾分鐘。
田螺的烹法一般就是炒和煮。酒樓多用煮的方法,調(diào)料、佐料較少,不過因為蒸煮時間長,濃郁多汁。而大排檔和家庭一般用生炒,方法都一樣:先將田螺飛水,再燒鑊落油,放蒜蓉、豆豉、紫蘇葉絲、自己所要的風味醬料,接著放田螺和紹酒等調(diào)味料,加蓋燜至熟,打芡,加包尾油即可,主要取螺肉的鮮甜味美。無論什么樣的風味,生炒田螺必下紫蘇葉,它本身有特殊的清香,可以在炒的過程中快速去除腥味、泥味。
廣東人吃田螺的方法,亦堪稱一絕。準確地說,粵人田螺的吃法是一吮或嘬。完美的吃法是,先用牙簽輕輕挑開螺蓋,再輕含螺口用力一嘬,細嫩肥美的螺肉便順著氣流滑落嘴中。“嘬田螺”的前提是,螺尾殼尖必需在烹制前剪開,吮吸才能形成氣流把螺肉推出,否則只能用牙簽挑出螺肉了。
田螺的挑選技巧
1.首先,在挑選田螺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挑那些粘在裝田螺的容器上面的,這些都是活的,這樣味才好,因為一旦挑到臭的,吃的時候口一吸很臭,是不是倒胃口
2、按一下田螺蓋如下按下去能彈起來就是活的田螺,如果彈不起來就是死田螺了。
以上兩個田螺的清洗方法本人見意用第二種比較簡單一些,而且很實用,當然種效果也是相當不錯的,需要時間久一點,但是為干凈一些。
中秋節(jié)吃田螺也是一種習俗,螺肉營養(yǎng)豐富,肉質(zhì)特別肥美,而且中秋節(jié)是吃田螺的時節(jié),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中秋節(jié)為什么要吃田螺,中秋節(jié)吃田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