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一年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節氣。在處暑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注重保健養生,尤其是飲食方面。那么處暑吃什么海鮮比較好?處暑適合吃什么海鮮?
處暑適合吃海鮮嗎
處暑是吃海鮮的好時候。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是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
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海鮮肥美多汁的口感能令人回味,也可以幫助人體獲得優質的蛋白質和營養。
處暑正是魚、蝦、貝類等海產品發育成熟的季節。到了8月,河蟹、海蟹正肥,您可以盡情品嘗豐富的海產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美味享受。另外,蟶子、黃鱔等都是滋補的美味佳肴。海帶蟶子湯、蘿卜蟶子湯都是既容易做又營養的美食。
處暑吃什么海鮮
1、狗蝦
狗蝦,廈門人非常喜歡的一種蝦,雖然個頭不大,但鮮美的程度是很多蝦類都比不上的。近,狗蝦上市量增多,價格大幅回落,由休漁期里的一斤四五十元降至二三十元。
2、扇貝
扇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與海參、鮑魚齊名,并列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老煙臺吃扇貝講究原汁原味,用清水煮后的扇貝留有其原始的鮮勁。水中放了一點鹽,可起到提升鮮味的作用。
3、龍頭魚
龍頭魚一年中很多時候都能在市場上買到,農歷七月的龍頭魚,數量多,價格低,也新鮮。龍頭魚也叫豆腐魚、蝦潺,蛋白含量和鈣含量高。龍頭魚體呈長形,頭中等大,吻短而鈍,眼小,口很大。
4、花蟹
花蟹又叫藍花蟹,屬于夏季的蟹品種。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5、海螺
7月、8月的海螺肥美,螺肉可爆、炒、燒、氽湯、打鹵、或水煮后佐以姜、醋、醬油食用。
6、鰳魚
閩南漁業俗語有:“六月鰳,肥過賊”;“鰳魚滾菜脯,好吃不分某(老婆)”;“鰳魚公,菜脯香”。這里的農歷六月也就是當下。鰳魚也被稱為白力、力魚或曹白魚,經濟價值很高。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比如對心悸病有很好的療效,將它曬成干,煅燒研末之后沖服即可。
7、黃尾仔
燈光圍網捕撈作業早于7月15日就已開始,趨光性的表層魚類已大量上市。除了常見的巴浪魚之外,與之同屬鲹科的克氏副葉鲹(俗稱黃尾仔)現在市面上也很多,其口感與金帶細鲹相近。
8、帶魚
休漁期結束,市場上突然增多的還有帶魚。帶魚肉肥刺少、味道鮮美,很適合小孩子和怕魚刺者食用。帶魚屬海魚類,與草魚、鯽魚、鯉魚等淡水魚相比,蛋白質含量相差不大,但脂肪含量差異較大。
9、銀鯧魚
原產于亞馬孫河。系名貴的海產食用魚類之一。又名銀盤鯧、銀盤魚。長20厘米左右。全身銀白色。渤海各漁場的產季在6~7月份。
10、魷魚
休漁期過后也是魷魚大量上市的季節。魷魚不但富含蛋白質、鈣、磷、鐵,以及鈣硒、碘、錳等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DHA(俗稱腦黃金)、EP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加上肉中所含的大量牛磺酸,可有效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對于預防血管硬化、膽結石的形成有很好療效,同時還能補充腦力、預防老年癡呆癥等。
11、梭子魚
市面上的梭子魚也多了起來,不過還是以小體形的為主。它的挑選很簡單,只需要看看眼睛和身上的鱗片是否發亮,腮部顏色鮮紅,肚子沒有塌陷爛開就是新鮮的。
處暑吃海鮮的禁忌
1、海鮮水果同吃會
魚、蝦、蟹等海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鈣食品)等營養素。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產品后,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
2、吃海鮮后喝茶長結石
吃完海鮮不宜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的原因類似。因為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同樣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在食用海鮮前或后吃海鮮,都會增加鈣與鞣酸相結合的機會。因此,在吃海鮮時別喝茶。同理,也是間隔2小時以上。
3、海鮮煮不熟含有
海鮮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油食品)腌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一定要慎重,吃生魚片的時候也要魚的新鮮和衛生。
4、冰鮮蝦不可白灼著吃
任何海鮮都只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肴。水產海鮮與肉類不同,它們體內帶有很多耐低溫的,而且蛋白質分解特別快。如果放在冰箱里多時,蝦體的含菌量增大,蛋白質也已經部分變性,產生了胺類物質,無論怎么樣都達不到活蝦的口感、風味和性,當然也就不適合白灼的吃法了。不過,冰鮮的蝦可以高溫烹炒或煎炸,同時也能呈現出美味噢。
5、海鮮維C同食會中毒
多種海產品,如蝦、蟹、蛤、牡蠣等,體內均含有化學元素砷。一般情況下含量很小,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可能使這些動物體內砷的含量達到較高水平。蝦體內所含砷的化合價是五價,一般情況下,五價砷對人體是沒有害處的。理論上講,高劑量的維生素C(一次性攝入維生素(維生素食品)C超過500毫克)和五價砷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會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即我們常說的“砒霜”),當三價砷達到一定劑量時可導致人體中毒。
據人士解釋,一次性攝入50個中等大小的蘋果(蘋果食品)或30個梨或10個橙子或生吃3斤以上的綠葉蔬菜(蔬菜食品),才會大劑量地攝入維生素C。如果經過加熱烹調過程,食物中的維生素C還會大打折扣。因此,在吃海產品的同時食用水果或青菜,只要不超過上述的量是沒有危險的。金屬類元素容易沉積在海鮮的頭部,所以盡量不要吃蝦頭、魚頭。
6、打包來的海鮮要冷藏
如果海鮮已經高溫徹底烹熟,那么只需馬上放入冷藏室,下餐加熱后即可食用。如果海鮮并未經過加熱,但已經死去,那么應當放進冷藏室,下一餐之前化凍,然后徹底加熱烹熟,不要再貪戀生鮮口感。由于海鮮類食品的蛋白質質地細膩,分解很快,拿回家之后應當在一天之內食完,不要長時間存放。
7、死貝類病菌毒素多
貝類本身帶菌量比較高,蛋白質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產生毒素,同時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產生較多的胺類和自由基,對人體健康(健康食品)造成威脅。選購活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盡快烹調。過敏體質的人尤其應當注意,因為有時候過敏反應不是因為海鮮本身,而是在海鮮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分解過程中的物質導致的。
8、海鮮啤酒同吃惹痛風
在吃海鮮時別飲用啤酒。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后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癥。如果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再飲用啤酒,就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所以,在大量食用海鮮的時候,千萬別喝啤酒,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上事項,才能吃得安心健康。
一般情況下,處暑是在每年陽歷八、九月之交,這個時候正是海鮮成熟的節氣,是很適合吃海鮮的。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處暑吃什么海鮮比較好,處暑適合吃什么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