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具有滋養(yǎng)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的慢性腸炎。涼拌山藥是人們常吃的一道美食,那么涼拌山藥的做法你知道嗎?
涼拌山藥的做法
做法一
1. 將山藥去皮洗凈,切成細絲,用涼水洗五分鐘;
2. 將木耳洗凈,切成細絲;
3. 將山藥絲放進水鍋中焯熟后撈出,再過涼,瀝干水分;
4. 將蔥、姜各切成絲,和精鹽、木耳絲一起拌入山藥絲中;
5. 將香油、醋、糖調成汁,澆在山藥絲上即可食用。
涼拌山藥的做法小貼士
健康提示:
此菜具有補脾,益肺,固腎,,美膚的作用。
做法二
筍切塊,在鍋里淖一下
山藥去皮,切塊,開水過一下
干香菇發(fā)好,放入鍋中煮熟
香菇、青椒切絲,和調料一起拌好
澆在筍和山藥上
小貼士
鮮筍要開水淖一下,要不會澀
做法三
主料:山藥300克。
配料:熟雞蛋黃2個。
調料:蒜末lO克,醬油10克,精鹽5克,麻油10克。
涼拌山藥的做法:
(1)山藥刨去皮,洗凈,切成小薄片。
(2)雞蛋黃打散,和山藥、蒜末、醬油、精鹽、麻油拌勻,即可食用。
涼拌山藥的做法
附:切山藥時防止手癢的法門
山藥的乳白色的黏液中,含有一種叫皂角甙的物質,作用于皮膚黏膜時,奇癢難忍。因為皂解甙易溶于水,而且遇熱就被破壞。因此,如果切山藥時手感到癢,可將手放到離爐火適當的距離來回烤,過一會兒癢的感覺就會消失。另外,如果在削皮時,事先在手上抹些鹽巴或小蘇打等,也可避免手發(fā)癢。
山藥食療藥效
山藥有健脾補肺、益精固腎、止渴止瀉等功效,可體弱神疲、食欲不振、、慢性腹瀉、虛勞咳嗽、遺精盜汗、婦女白帶、糖尿病等。
山藥中所含的黏液多糖物質與無機鹽類結合,可以形成骨質,使軟骨具有一定彈性;所含的黏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tǒng)的脂肪沉積,阻止其過早硬化,并有一定作用;能防止肺、腎等臟器中結締組織萎縮,預防膠原病的發(fā)生。
山藥的禁忌
山藥: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堿性同服。
木耳(水發(fā)) :木耳不宜與田螺同食,從食物藥性來說,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患有痔瘡者木耳與野雞不宜同食,野雞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誘發(fā)痔瘡出血。
木耳不宜與野鴨同食,野鴨味甘性涼,同時易。
總結:以上就是涼拌山藥的做法的相關內容,涼拌山藥是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是山藥。上面介紹的涼拌山藥的做法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