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果丹皮以山楂為原料,而常見的番茄也能生產果丹皮。由番茄生產的果丹皮不加添加劑,酸甜可口無異味,深受人們喜愛,其工藝流程如下:
1、原料精選。要選無病蟲害的成熟果實,大小均可,用清水漂洗干凈。
2、去皮制漿。將清洗后的番茄放在90-95℃熱水中浸燙2分鐘,經涼水冷卻后剝去果皮和果柄。然后放入鋼精鍋或不銹鋼鍋中搗碎,加熱煮爛軟化。煮時不能加水,并禁用鐵鍋。再將煮爛的番茄放在網篩上,用木模子壓抹過濾,除去粗纖維和子,用小磨推漿,或用打漿機打漿。
3、加料濃縮。在磨好的漿泥中,按比例加入60%的白砂糖、0.3%檸檬酸、2%淀粉,再放到鍋中煮,煮時要不停地攪拌,防止焦煳,待漿泥成糊狀時即可停火。
4、攤盤。將加工好的糊狀漿泥攤在放有木框模的玻璃上,用竹板刮平,攤成3-5毫米厚的薄層。
5、烘烤。將玻璃放在烘干架上,烘烤12-16小時,溫度控制在60-70℃,當漿泥薄層含水量降到18%~20%時,取出玻璃,趁熱揭掉漿泥薄層卷成卷,即為成品。整理后再用玻璃紙逐個包裝,然后裝箱放在陰涼干燥處保存。
以上是果丹皮制作流程的簡單介紹,熟悉掌握后大家可自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