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是我們日常餐桌上肉食品之一,我們知道豬肉的不同部位的肉在營養和口感上是有很大差別的。那么,豬肉哪個部位好吃?下面火爆食品飲料招商網小編向大家詳細介紹豬肉哪個部位好吃。
豬肉哪個部位好吃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頸肉,呈條形,肥瘦相同,韌性強。適于做香酥肉、叉燒肉、肉餡等。
2、鷹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塊方形肉。肉質細嫩,前半部適于做酥肉,切肉絲、肉片,后半部適于做櫻桃肉、過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著扇形骨),質老筋多。適于燜、燉、醬、紅燒等。
4、里脊又稱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間的一長條肉,一頭稍細,肉色發紅。這塊肉是豬瘦肉中嫩的一塊,適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稱外脊。位于脊椎骨外與脊椎骨平行的一長條肉。肉色發白,肉質細嫩。適于滑熘、軟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緊貼臀部肉皮的一塊長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質較老。適于做鍋爆肉、清醬肉和切肉絲等。
7、三岔位于胯骨與椎骨之間的一塊三角形肉,肉質比較嫩。適于做熘、炒菜及切肉絲、肉片等。
8、臀尖緊貼坐臀上的肉,淺紅色,肉質細嫩。適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絲、肉片等。
9、拳頭肉又稱榔頭肉。肉。包著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圓形似拳頭。肉質細嫩。適于切肉絲、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黃瓜肉緊靠底板肉的一條長圓形內,形似黃瓜,質地較老,適于切肉絲。
11、腰窩后腿下部前端與肚之間的一塊瘦肉,肥瘦相連,肉層較薄。適于燉、燜、炒等。
12、羅脊肉連著豬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層脂皮。適于燉、燜或制餡。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間呈五花三層狀,肋條部分較好稱為上五花,又叫硬肋,沒有肋條部分較差稱為下五花,又叫軟肋。上五花適于片白肉,下五花適于燉、燜及制餡。
14、肘子南方稱蹄膀,即腿肉。結締組織多,質地硬韌,適于醬、燜、煮等。
豬肉的主要價值
1、營養價值
營養價值 在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脂肪含量。瘦豬肉含蛋白質較高,每100克可含高達29克的蛋白質,含脂肪6克。經煮燉后,豬肉的脂肪含量還會降低。豬肉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可以使身體感到更有力氣。豬肉還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豬肉性味甘成,滋陰,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豬排滋陰,豬肚補虛損、健脾胃。
豬肉 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 73克
熱量(千卡):320 B1硫胺素(毫克):。37 CA鈣(毫克):6
蛋白質(克):17 B2核黃素(毫克):。18 MG鎂(毫克):12
脂肪(克):28 B5煙酸(毫克):2.6 FE鐵(毫克):1
碳水化合物(克):0 VC維生素C(毫克):0 MA錳(毫克):。01
膳食纖維(克):0 VE維生素E(毫克):。48 ZN鋅(毫克):1.77
維生素A(微克):8膽固醇(毫克):79 CU銅(毫克):。19
胡羅卜素(微克):。6 鉀(毫克):188 P磷(毫克):142
視黃醇當量(微克):57.6 鈉(毫克):76.8 SE硒(微克):6.87
2、食療價值
[性能]味甘,性平。能滋陰,,。
[參考]肥肉主要含脂肪,并含少量蛋白質、磷、鈣、鐵等;瘦肉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磷、鈣、鐵等,后者含量較肥肉多。
[用途]用于溫熱病后,熱退津傷,口渴喜飲;肺燥咳嗽,干咳痰少,咽喉干痛;腸道枯燥,大結;氣血虛虧,羸瘦體弱。
[用法]煮湯,入菜肴。
[注意]
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腎經;
具有養血,滋陰之功效;
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補虛、滋陰、、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
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干咳、和難產。
《本草備要》指出,“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律液,豐肌體,澤皮膚,固其所也。”
《隨息居飲食譜》指出,豬肉“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
《金貴要略》云:“驢馬肉合豬肉食之成霍亂”。“豬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悶”吳謙注曰:豬肉滯,羊肝膩,共食之則氣滯而心悶矣。
《飲膳正要》云:“蝦不可與豬肉同食,損精”。
好啦,通過以上小編的詳細介紹我們了解到豬肉哪個部位好吃,所以,在以后的買豬肉的時候大家可以根據豬肉的用途來選擇豬肉,從而使豬肉發揮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