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注重品質生活。維生素C,因具有抗壞血病的作用又叫抗壞血酸。對人體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質。
2000多年前,古羅馬帝國的軍隊渡過突尼斯海峽遠征非洲。在煙塵蔽日、飛沙漫漫的沙漠上,士兵們長途跋涉,吃不到水果和蔬菜,便大批大批地病倒,他們的臉色由蒼白變為暗黑,紫紅的血從牙縫中一絲一絲地滲出來,渾身上下青一塊、紫一塊,兩腿腫脹、關節疼痛,雙腳麻木而不能行走,紛紛栽倒在沙漠中。
這也正是希臘的“醫學之父” 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所詳細描述的壞血病的綜合癥狀。
15-16世紀,壞血病曾波及整個歐洲,以致于醫生們懷疑是否所有的疾病都起源于壞血病,歐洲遠洋商船、軍艦上的海員們由于長期吃不上水果,也曾遇到了更為嚴重的悲慘遭遇。1497年葡萄牙領航員 Vasco da Gama (達·伽馬)繞好望角航行,并在印度馬拉巴爾海岸建立了個殖民地貿易交易所,在航行中他的160名航員中因壞血病有100名喪生。1593年,英國海軍一年中壞血病患者竟達1萬多名。這些患者全身軟弱無力,肌肉和關節疼痛難忍,牙齦腫脹出血。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死在了船上,使得許多水手因此而惶恐不安。
18世紀中葉,壞血病的災難更加瘋狂地席卷了整個歐州大陸,英法等國航海業也因而處于癱瘓狀態。直到18世紀末,一個叫倫達的英國醫現,給病情嚴重的病人每天吃一只檸檬,這些人竟象吃了“仙丹”一樣迅速,半個月全都恢復了健康。成功的消息,給人們帶來了戰勝兇神的希望。自此,人們才知道令人恐怖的壞血病原來可以用簡單的食物如橘子或檸檬來。在倫達醫生的建議下,海軍士兵和海員航海時每天都要服用檸檬汁,來預防壞血病的發生。根據英國海軍部的統計:1780年海軍中患壞血病死亡人數為1457人,而采用倫達醫生辦法后的1806年便驟減到1人。到1808年,壞血病便在英國海軍中絕跡了。英國的水兵和海員由此便有了“檸檬人”的稱號,并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倫達醫生用檸檬汁戰勝了壞血病,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然而從檸檬汁中提取這種物質,科學家們卻花了100多年的時間。
1924年,英國科學家齊佛從檸檬汁中提取到一種白色晶體,即維生素C,它比濃縮的檸檬汁抗壞血病的效力高出300倍。
1932年匹茲堡大學的 Charles Glen King 和 W. A. Waugh 從檸檬汁中分離出一種結晶狀物質,并證明這種物質在豚鼠體內具有抗壞血酸的活性。這一實驗標志了維生素C的發現,百年來壞血病的禍根源于維生素C的缺乏。
直到1933年,瑞士科學家 Reichstem等人用葡萄糖作原料,首次人工合成了維生素C,維生素C才真正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人類健康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