筍干怎么制作?筍干要經過挖筍、削筍、煮筍、漂筍、落榨、曬干等步驟,一般清明節前后是收獲筍的季節,挖筍時要做到邊挖邊剝殼邊去根須,然后送到筍寮去。然后用刀背將根刮平,愈光愈好。將削好的鮮筍用猛火煮2-3小時即可。
將筍桶3只,排放在灶旁,桶內清水要不斷流入鍋中,然后將淘桶鍋內的熟筍叉出,放在中間一個桶內,漂后隨即將筍一個一個撈起,用鐵桿自筍尖直戮到筍頭,使筍節戮穿,內部熱氣可由此散出,將來壓筍時,水也由此孔壓出。
先將榨圍排好,放在榨橋或墊木上,圈下用板墊好,板上用清潔的大葉茅草或箬皮墊底,再把涼透的筍裝入。裝筍時,先把較次的筍身靠著圈板,沿板四周先放一圈,然后在圈內再放筍。裝好后蓋上蓋板和枕木,然后壓上榨梁,進行壓榨。壓榨時要逐步加壓。
秋前后曬筍為適宜,開榨前必須看準天氣,并在曬場上做好防雨準備。開榨后,取出壓扁的筍,一片片灘在篾席或石塊上。天曬出后,不要動它,晚間也不收,到第二天中午將筍翻曬。以后每天中午翻曬一次,晚上仍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