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它像母親一樣孕育著世間萬物,人體的物質70%都是水,7天不喝水就活不下去。但是,人未必都在科學飲水。
科學飲水有7個原則:
喝白開水。如今市場上各種純凈水、礦泉水和飲料名稱五花八門。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白開水,它不含卡路里,不用消化就能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含糖飲料弊端多,純凈水里缺乏白開水含有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礦泉水的衛生程度不可靠。
喝溫水。這是針對有人愛喝冷水和燙水而講的。喝水過熱過涼都不好,一般喝30攝氏度以下的溫開水,這樣不會過于刺激腸胃道的蠕動,不易造成血管收縮。喝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喝溫開水則有助于身體吸收。
喝好水。好水是世界上、、有效的保健品。好水是說水質好,一般飲用燒開了的自來水即可,不喝不明水質的水。
喝“對”水。這里的“對”,是正確的意思。喝水要因人而異。對于某些特殊人群,喝水量的多少必須特別注意,比如浮腫病人、心臟功能衰竭病人、腎功能衰竭病人都不宜喝水過多,因為喝水太多會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容易導致病情加劇。
喝“鮮”水。在煮水時注意不要讓水煮沸,冒泡即可,這樣既可以將水中的殺死,又不至于產生氯化物等有害物質。另外,當天燒的水當天喝完。實驗顯示,喝自然冷卻的、擱置時間不超過6小時的涼白開水,對人體健康有利。不喝“千滾水”,不喝剩水,不喝久置的水。
喝“無”水。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但他的身體不缺水,是從食物中攝取了足夠的水分。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飯,其中含水量達到60%,而粥呢,含水就更豐富了。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多選果蔬和不咸的湯粥,可以少喝水或不喝水,尤其是在出差、旅游等時間段里。
喝“衡”水。人每天喝水的量要與體內的水分消耗量相平衡。人體一天所排出的尿量約有1500毫升,再加上從糞便、呼吸過程中或是從皮膚里蒸發的水,總共消耗水分大約是2500毫升左右,而人體每天一般能從食物中補充到水分1000毫升左右,因此正常人每天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約8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