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秋天為重要的節日,重要的日子里當然少不了要喝一壇美酒,桂花酒一直都是中秋節餐桌上的角兒,中秋節為什么喝桂花酒?中秋節為什么要祭月?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為什么喝桂花酒
桂花酒寓意好,又是應季食物。
古人認為桂花有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寓意,中秋節正是桂花盛開的時候,中秋節前,人們會采摘桂花來泡酒,用當年新釀的糯米酒來浸泡剛剛采摘的桂花,做成桂花酒,中秋節的時候就用桂花酒來招待客人。
中秋節喝桂花酒注意什么
1.經期不喝
女性經期的時候喝桂花酒可能會引起血液循環加速,造成經血量增加,酒精的分解會加重經期女性的肝臟負擔,使抵抗力降低,所以,中秋節的時候經期女性不要喝桂花酒。
建議:經期女性可以適量的喝些具有益氣功效的茶喝,例如:紅糖水、紅茶。
2、適量飲用
很多人認為喝桂花酒可以養生保健,認為喝很多也不會造成身體傷害,中秋節的時候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就飲很多。
這種飲法并不健康,喝桂花酒一定要注意適量,大量的喝不僅不能夠促進身體健康,反而有可能導致身體健康受損。
中秋節為什么要祭月
源于古代對月神的祭祀。
古代的時候有大量的祭祀活動,其中為重要的就是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因為中秋節的月亮圓,后來就將秋分祭月改到了中秋節。
《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了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中秋節為什么做燈籠
營造喜慶的氛圍
中秋節是一個團聚的日子,每到中秋節,遠方的游子就會歸家,和家人們圍坐一桌,賞月、談天、吃月餅。家人們會在中秋節之前,做好不同樣式的燈籠,中秋節一到,家里就會掛起不同樣式的紅燈籠,營造喜慶的氛圍,以慶祝中秋佳節的來臨。
傳承傳統文化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古老工藝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自古代起,每到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做燈籠、掛燈籠。
所以,中秋節做燈籠還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中秋節為什么放河燈
河燈又稱荷燈,放河燈是一項民間傳統祭祀及宗教活動,放河燈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悼念逝去的親人;二是對活著的人進行祝福,而且不止是中秋節放河燈,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都可以放河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