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傳統的節日,每年到了中秋節大家都會拜訪親朋好友,避免不了送上禮品,那么中秋節送什么水果好?中秋節送什么水果合適?
中秋節送什么水果好
柚子
中秋節老百姓必吃柚子,柚子是圓的,象征著團圓。“柚”又與“佑”諧音,也是祈福保佑的意思。柚子還諧音游子,中秋是團圓節,游子當然回家團圓了。柚子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前后成熟,是中秋佳節的應景水果。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有清爽感。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石榴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自古便成為桌上佳品之一,象征多子多福、子孫滿堂,團圓和吉祥。因此是中秋過節必備水果之一。
柿子
中秋時節,又到了柿子成熟的時候。柿子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C、瓜氨酸、碘、鈣等,其礦物質的含量超過蘋果、梨、桃等水果。柿子還具有一定的醫學價值。柿子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良好的潤腸通便作用;柿子性寒,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鎮咳、怯痰等功效。另外柿子葉煮水喝,可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降低血壓。
鮮棗
中秋前后,又到了棗子成熟的時節,一顆顆紅綠相間的嫌棗高高掛滿了枝頭,脆嫩甜美的鮮棗就到了收獲的季節。鮮棗可謂是維生素c的無冕,每百克鮮棗含量高達200~500毫克。鮮棗營養豐富,不寒不熱,而且脆嫩多汁,甜度高,口感佳,風味獨特。
葡萄
每年的中秋之季也是葡萄的成熟之季,有紫葡萄、黑葡萄、綠葡萄,不僅味美,還具有營養價值。紫葡萄富含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則滋陰養腎,黑頭發的功效更為突出。紅色葡萄含逆轉酶,可軟化血管、化淤,防止血栓形成,心血管病人不妨多吃。綠葡萄則偏重于清熱。白葡萄具有補肺氣、潤肺功效,很適合咳嗽、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食用。
哈密瓜
中秋,哈密瓜也很適合一家人齊分享,哈密瓜味道十分甜,就像是甜美的生活,讓中秋甜上加甜。哈蜜瓜也是一種營養極為豐富的水果,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胡蘿卜素、果膠、糖類、維生素等。哈密瓜還有“瓜中”的美稱,其味甘如密,奇香襲人,享譽國內外。
甘蔗
中秋節必吃的水果是甘蔗,甘蔗一節節,很是粗壯,據老人們說,中秋那日吃甘蔗,一年到頭骨骼都很結實,身體健壯,胳膊不會骨折。甘蔗味甘性寒,入肺、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止渴、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治大便燥結、反胃欲嘔、心煩口渴。
不同水果有什么寓意
中秋節送什么水果好取決于你想送什么祝福給對方,可以送水果籃,綜合祝福,例如蘋果代表平安,葡萄代表思念,芭拉代表健康,增加對中秋節的祝福。
蘋果的果語是吉祥如意,平平(蘋蘋)安安。提示:平安夜送蘋果很有意義哦
橙子的果語稱心如意。如果是送給自己喜歡的人,則代表著成心成意的愛你
荔枝的果語是承諾。 夏季盛產的荔枝,因為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諧音,所以代表承諾。
水梨的果語是牽掛。 清爽消暑的水梨,也跳脫傳統代表"分離"的苦情,轉變成"想你的心不曾遠離"的甜蜜牽掛。
木瓜的果語是暗示。它代表"木頭!你還不懂我的心嗎?"
甜瓜的果語是甜蜜。它代表"每次見你都甜入我心!"
草莓的果語是挑逗。它代表"吻我吧!"
芒果的果語是專一。它代表"你是我心中閃耀不滅的光芒"或"你是我的惟一"。當你吃芒果時,特別能體會到愛情的甜美悸動。
香蕉的果語是追求。它代表"退去你的矜持,感受我的溫柔!"
葡萄的果語是思念。它代表"將每個思念你的日子串聯在一起!"
菠蘿的果語是好運 。它代表"好運旺旺來!"
柿子的果語是圓滿。它代表"事事如意!"
芭樂的果語是健康。它代表"健康快樂!"一年四季都能生長的芭樂,因為強勁的生命力,而贏得"健康"的果語。
棗子的果語是轉運 。它代表"早日康復!"
中秋節的飲食習俗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長壽、團圓和吉祥。這個東西沒剝開的時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涼涼圓圓滑滑的,剝開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寶石攢在一起,好看。也是取個團圓的意思。
吃南瓜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有錢人家吃月餅,窮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風俗。“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黃花。那時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黃花在南山雜草叢中,發現兩只扁圓形野瓜。她采了回來,煮給父母吃。兩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體也好了。黃花姑娘就把瓜子種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發芽,長出許多圓圓的瓜來,因為這是從南山采來的,就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麥箭
山東慶云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吃西瓜
陜西省西鄉縣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論貧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門吹鼓,討賞錢。洛川縣中秋節家長率學生帶禮物為先生拜節,午飯多于校內聚餐。
毛豆
在江浙一帶中秋節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喝桂花酒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吃芋頭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后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吃桂花鴨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于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游街市稱“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