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陽桂花糕
峽陽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帶涼,倍受人們的喜歡,成為居家旅行、饋贈好友的佳品,盛譽百年。
峽陽桂花糕 - 基本資料
峽陽桂花糕的制作已有100多年歷史,蜚聲海內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絞汁去渣,窖存3年后,取出,配制健脾化氣的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蘭等中藥香料,精制成“桂花醬”,然后拌入炒爆、磨細、蒸熟、篩細的糯米粉中,加上優質白糖、五香粉、芝麻、鹽水,糅制成糕,再用水蒸氣給以濕潤,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點。
峽陽桂花糕 - 前世今生
峽陽桂花糕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了。相傳朱熹在峽陽李子坑講學時,一天游歷峽陽金山庵,與主持慧明和尚論道。時值當地鬧水澇,鄉親們到庵里祈求風調雨順。慧明和尚就請朱熹為金山庵題字。朱熹心想,陰雨之后,必有朗日高照。因此揮毫寫下“天光云影”四字。雨果然停了,村民得以及時播種插秧。
秋后豐收,村民感念朱熹恩德,挑著糯谷到庵里答謝,可朱熹已經離開了此地。慧明和尚熟悉醫術,見鄉民中有不少面黃肌瘦的,就把自己采來的健胃的研磨成粉,與糯谷一道制成糕點,分給鄉親們食用。當時,這種糕點名叫“爆發糕”,有著財源廣進的寓意。
由于峽陽的鰲洲島上盛產桂花,后人又把收集來的桂花摻入糕點,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桂花糕了。
峽陽桂花糕 - 制作方法
桂花糕的頭道工序就是制熟粉。把篩選過的優質糯米放入熱鍋中爆炒,炒熟后再將熟糯米研磨成粉,蒸熟待用。
據悉,選用的桂花十分講究,要摘取含苞待放的露水花,絞汁去渣,窖存三年后取出。配上健脾化氣的肉桂、沉香等十種中藥精制成“桂花醬”。之后將桂花醬與白糖糖漿混合,加入五香粉、芝麻、少許鹽和糯米熟粉。將揉制好的桂花糕粉裝入四方型的木盒內壓實。連同木盒放進自制的矮柜,柜子的底部裝有滾燙的開水。這么做是為了用水蒸氣加以溫潤,更好地讓桂花糕定型。大約20分鐘后,雪白松軟的桂花糕就新鮮出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