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是藥食一體的植物,具有、消腫、止血、祛咳、鎮(zhèn)痛等功效。那么魚腥草有副作用嗎?下面一起來看看魚腥草的副作用。
魚腥草的副作用
早在兩千多年前,人們就利用魚腥草防病。中醫(yī)藥學對魚腥草的認識源于漢代,《吳越春秋》稱岑草,南北朝的《別錄》、唐朝《唐本草》、明朝《本草綱目》等均有記載,指出魚腥草具有“清熱,消腫”等功能。
以魚腥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魚腥草飲料、魚腥草茶、保健酒等保健食品,在腫瘤輔助、老年病防治、多種感染性疾病控制及健身、美容、保健方面,均發(fā)揮著較大的作用,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魚腥草還具有很多全新的用途,其有效成分的藥理作用和藥理試驗,表現(xiàn)為、抗病毒和等作用。近年來,隨著魚腥草注射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其煎劑逐漸被注射液所取代。
此外,魚腥草還含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全株可以食用。其食用的方法很多,可涼拌、炒食、做湯或腌漬,能制作多種具有獨特風味的菜肴。
魚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魚腥臭味,肌注時局部可出現(xiàn)疼痛;對陰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魚腥草注射液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xiàn)有性皮炎、末梢神經(jīng)炎、過敏性紫癜等。嚴重者可引起過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003年8月,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了魚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藥品對該品種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了通報,并提醒臨床應用時務必加強用藥監(jiān)護,嚴格按照藥品適應癥范圍使用,對有過敏史或過敏性體質(zhì)的患者應避免使用,靜脈滴注時不應與其他藥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輸注。
2006年6月,魚腥草注射液等七種中藥注射液被叫停,以及連續(xù)不斷的中藥不良反應事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魚腥草含馬兜鈴酸內(nèi)酰胺,而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腎臟纖維化和尿路上皮癌。
另外,魚腥草不能多食,久食之,發(fā)虛弱,損陽氣,消精髓。虛寒癥及陰性外瘍忌服。
魚腥草的藥用偏方
1、睪丸炎: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魚腥草各30克,放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坐浴。每日2次,每次20分鐘,每日1劑。
2、濕疹:鮮魚腥草、松樹內(nèi)層皮各半切碎共搗爛,紗布包緊,將藥包加熱后揉擦,藥包愈熱,效果愈顯,但不可皮膚。每日2次。
3、外陰瘙癢:魚腥草100克,硫磺50克,雄黃40克,杏仁、百部各30克,共加水煮沸,患者趁熱蹲下,將藥液對著陰部熏蒸,然后用藥液溫洗外陰,每日2次,每次半小時許,連續(xù)2周,癢止后繼續(xù)使用1周以鞏固療效。
4、:鮮魚腥草、土大黃、土槿皮各等份,切碎共搗爛,紗布包緊,以藥包揉擦,擦至發(fā)熱為度,每日數(shù)次或十余次。
5、鼻竇炎:鮮魚腥草、野菊花、辛夷花各等份,搗爛為糊,將藥糊布包絞汁,用吸管取藥汁滴入鼻腔。每次2~3滴,每日2~3次。
6、中耳炎:魚腥草、鵝不食草各半,搗爛為糊取汁,加明礬少許,用吸管取藥汁滴耳,每次1~2滴,每日2次。
7、癤腫:魚腥草、野菊花各等量,共搗爛為糊,外敷,每日換藥2~3次,連續(xù)3~5天即可。
貼心提示:魚腥草的藥用偏方僅供參考,請慎用!
魚腥草的熱量
魚腥草的熱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計)是0大卡(0千焦)。每100克魚腥草的熱量約占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攝入總熱量的0%
據(jù)分析測定,魚腥草每千克莖葉中含蛋白質(zhì)22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60克,以及豐富的礦物質(zhì)鈣、磷、鐵等,同時還含有魚腥草素、月桂醛、甲基壬酮等。
總結(jié):萬物都有兩面性,魚腥草具有很多作用,也對人們有很多好處,但魚腥草也有副作用,上面介紹的魚腥草的副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