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食大多數都是來自民間的,而且都是純手工制作的,各種各樣的點心讓我們都愛不釋口。芋頭糕是很常見的一種糕點,味道獨特,很受歡迎。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芋頭糕。
明人文震亨的《長物志》曰:“古人以蹲鴟起家,又云園收芋栗未全貧,則窮一策,芋為稱首。”意指種芋自古就是脫貧濟困的方式。敝鄉周邊亦有不少人循尚古風種芋,出產的芋品質,每至收獲時節,一些外形不好看的芋頭以及小芋頭,售價都甚廉。芋頭糕也是一道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人們將芋頭去皮,搗成泥,和米漿一起上灶用猛火蒸。蒸具多是用竹簸箕,上鋪一層細白布,以避免芋頭糕沾染金屬的腥氣。中途還須換一次面,加一次米漿。因米漿的比重大,會自行流到糕體的底部,蒸熟后,上下兩面的米糕就把芋泥夾在了中間,趁熱再撒上蔥花,就是既好看又溫軟可口的芋頭糕了。
芋頭糕不能用刀切,不然會粘刀,也會沾染上金屬氣息,只能用竹子磨制成的薄竹片劃分成一個個方塊,食量不大的人,兩塊就能填飽肚皮。小販另用蕃茄、豆醬煮成鹵汁,吃的時候把芋頭糕盛在白瓷碗里,澆一勺鹵汁,桌上另有油爆辣椒和醋,識者自行根據口味酌量添放。要趁熱吃,入口略一咀嚼,芋泥就會慢慢融化,釋放出醇厚的濃香,溫潤鮮滑,余味悠長,不僅口感上佳,肚腹也能獲得一種為扎實質樸的撫慰。
近年來,街市上已經很少看到有芋頭糕賣,只有茶樓里才有。而且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用料也更為講究,加入了蝦仁、冬菇、臘肉,一些版本甚至還有切碎的瑤柱,吃的時候用油煎香,不再是澆著鹵汁吃。這樣的芋頭糕,味道固然變得更華麗了,但也失去了昔日街頭小食的平易親和。或許在更為物質化的今天,原始味道的芋頭糕,也只有在鄉間酒席上才能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