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小年這一習慣歷史悠久,但是現代人對于過小年的習俗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下面就來看一下過小年有哪些風俗,過小年需要吃餃子嗎?
小年的風俗
祭灶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傳統日子,百姓通過祭灶的方式來祈求平安,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等物品。
掃塵土 過小年到除夕這一段時間被民間稱為“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洗浴理發 過小年到除夕這一段時間,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更是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過小年要吃餃子嗎
可以吃。 在我國有些地方是有過小年吃餃子的習俗的,特別是北方地區,北方幾乎沒有節日都會有餃子的身影,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小年也是過年的開端,過去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是整個正月都是年。過去,農民只有到了隆冬數九的日子才能休息,這也正體現了年節的調節作用。那過年了就自然也要吃餃子,順理成章就成了流傳已久的習俗。
小年要吃什么食物
餃子
餃子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食物,在小年這種傳統節日中很多人自然是會要吃餃子,特別是北方地區,并且小年吃餃子還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麻糖
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時,人們會買糖瓜、關東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爺嘴甜些,上天言好事,也寓意著生活甜甜蜜蜜。
火燒
有些地方過小年會有吃火燒的傳統,特別是在我國的河南,火燒和酥餅是差不多的,火燒扛餓,也是古代飲食習慣流傳下來的,是一種十分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年糕
在我國南方地區,到過小年是就有吃年糕的習俗,這也象征著新年吉祥,年年高升。
湯圓
部分地區過小年是會有吃湯圓的習慣,象征著“甜甜蜜蜜、團團圓圓”。而且據說湯圓是用來糊灶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關東糖
關東糖和麻糖是一類的食物,古代時候糖并不是常見的,只能春節時能吃。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米餅
米餅小年時許多地方會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為主要材料,加花生、芝麻、白糖等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制作而成的,吃起來別有風味。
過小年有祭灶,掃塵理發等風俗,過小年是可以吃餃子的,過小年要吃的食物很多,都有著美好的寓意,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