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是一種很神奇的食物。它很百搭:配稀飯、配豆漿、配面線糊……幾乎沒有它不能組的CP。那么油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油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不宜經常吃油條
2、恢復期病人和老年人不宜食油條
3、孕婦及兒童不宜吃
4、高血脂患者、糖尿病人、肝腎功能不全者不宜食用。
吃油條的好處
1,油條對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對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療效。油條含有大量的鋁、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質,少量的維生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是高熱量、高油脂食品。豆漿中含有豐富的離胺酸,但缺乏鉀硫胺酸,而油條,燒餅正好相反,兩者能互補,是的組合。
2,油條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鉀等礦物質,是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
油條制作過程
首先是發面,即用鮮酵母或老面(酵面)與面粉一起加水揉和,使面團發酵到一定程度后,再加入適量純堿、食鹽進行揉和,然后切成厚1厘米,長10厘米左右的條狀物,把每兩條上下疊好,用窄木條在中間壓一下,旋轉后拉長放入熱油鍋里去炸,使膨脹成一根又松、又脆、又黃、又香的油條。在發酵過程中,由于酵母菌在面團里繁殖分泌酵素(主要是分泌糖化酶和酒化酶),使一小部分淀粉變成葡萄糖,又由葡萄糖變成乙醇,并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同時,還會產生一些有機酸類,這些有機酸與乙醇作用生成有香味的酯類。
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產生許多小孔并且膨脹起來。有機酸的存在,就會使面團有酸味,加入純堿,就是要把多余的有機酸中和掉,并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使面團進一步膨脹起來;同時,純堿溶于水發生水解;后經熱油鍋一炸;由于有二氧化碳生成,使炸出的油條更加疏松。
從上面的反應中,我們也許會擔心,在炸油條時不是剩下了氫氧化鈉嗎?含有如此強堿的油條,吃起來怎能可口呢?然而其巧妙之處也就在這里。當面團里出現游離的氫氧化鈉時,原料中的明礬就立即跟它發生了反應,使游離的氫氧化鈉經成了氫氧化鋁。氫氧化鋁的凝膠液或干燥凝膠,在醫療上用作抗酸藥,能中和胃酸、保護潰瘍面,用于胃酸過多癥、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常見的治胃病藥“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就是氫氧化鋁,因此,有的中醫處方中談到:油條對胃酸有抑制作用,并且對某些胃病的一定的療效。
中國美食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很多傳統美食,由于制作方式比較原始,更依賴于純手工烹制,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油條不能和什么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