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莼菜兩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是猜著讀的,并且還有可能讀對了。那么,莼菜是一種什么菜?莼菜是哪里的特產?
莼菜是哪里的特產
主要產于西湖的莼菜,又名馬蹄草,水蓮葉,很早以前就是我國的一種珍貴水生食品。相傳清乾隆巡視江南,每到杭州都必須以莼菜進餐。而把莼菜與松江鱸魚并提的“莼羹鱸膾”之說,則在《晉書》中已出現。還有一個“莼菜之思”的故事;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莼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莼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
杭州西湖的漁民種植莼菜已有很長的歷史。據明代《西湖游覽志》記載,西湖第三大橋(即蘇堤望山橋)栽種莼菜。在當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結冰期外,均可種植莼菜。一般要選擇水深一米左右,水質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內湖栽種。由于莼菜種子發芽率低,一般采用莖蔓進行扦插繁植。挖取泥中越冬的地下莖或生長時期地上部分進行扦插。種植方法有斜插和平插兩種,種前都要把水放淺。從每年五月初到十月底,是莼菜的采摘期,尤其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莼菜,莖葉肥壯,鮮嫩,蛋白質多,質量。采摘下來的莼菜,經過 加工,可以長期保存。用新鮮莼菜可以制作“西湖莼菜湯”,“莼菜黃魚羹”和“蝦仁拌莼菜”,“蓮篷豆腐”等杭州名菜。烹制莼菜也很講究。以西湖莼菜湯為例,先將鮮莼菜放入煮沸的水中一氽,迅速撈出,放入湯碗中,然后把雞肉,火腿原湯和鹽一起放在鍋內燒開,加入味精,澆在菜上,再撒上雞絲,火腿絲,淋上熟雞油,湯中莼菜翠綠,雞白腿紅,色彩鮮艷,味道清香。
莼菜怎么讀
莼菜正確讀音【chún cài】
多年生水草,葉子橢圓形,浮在水面,莖上和葉的背面有黏液,花暗紅色。嫩葉可以做湯菜。
莼菜的功效與作用
對胃火旺而致牙齦腫痛者,食之有保健作用。其粘質部分在動物篩選試驗中,認為有作用。
莼菜的制作技巧
1.莼菜可炒食,更可與鯽魚、豆腐等一起做菜做湯、其色、香、味俱佳;
2.由于含有較多的單寧物質,與鐵器相遇會變黑,所以忌用鐵鍋烹制;
3.不可加醋食用,否則損傷毛發;
4.應用于消渴:莼菜和鯽魚各適量,加鹽調味做湯,一天分2次吃,連吃半個月左右。
莼菜是哪里的特產?莼菜,一種大家聽上去很陌生的菜名,不屬于家常菜品之一,因為屬于太湖三白之一,所以在江蘇以及浙江這兩省的太湖地區,才可以有機會品嘗到這一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