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喝蜂蜜泡水,蜂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經常喝蜂蜜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時候蜂蜜會凝固了,那么蜂蜜結晶怎么回事,蜂蜜結晶怎么辦?下面火爆食品飲料招商網來詳細介紹給大家,僅供大家參考。
蜂蜜結晶怎么回事
物理變化
蜂蜜含有180多種營養物質,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結晶是因為葡萄糖從蜂蜜中析出,形成結晶核,并逐漸壯大、形成結晶粒,許多結晶粒便構成了我們肉眼所見的結晶。蜂蜜結晶與溫度有直接關系,溫度在13-14℃時容易結晶。蜂蜜結晶是一種物理變化現象,就像水結冰一樣,其營養成分和價值都不會發生變化,不會影響蜂蜜品質,也并非摻假變質,可以放心食用。什么原因會引起結晶?蜜種和溫度影響大。好蜂蜜是活的,會有各種變化。蜂蜜結晶也是一個比較綜合的問題,和蜂蜜的品種、保存的溫度、蜂蜜的波美度等都有一定關系。13~14℃下,是蜂蜜容易結晶的溫度。一般來說,蜂蜜中葡萄糖含量高一些的蜜種,比如椴樹蜜、金沙蜜比較容易結晶;而水白蜜、枇杷蜜等果糖含量高的蜂蜜不容易結晶。
蜂蜜結晶怎么辦
蜂蜜結晶簡單的恢復辦法是加熱,加熱后葡萄糖的溶解率會升高,哪些原本有序排列在一起的葡萄糖分子便會重新分散到蜂蜜中,而蜂蜜也會逐漸恢復成為濃稠的液體狀,若溫度降下來后過段時間這些葡萄糖分子又會重新集合在一起而出現結晶現象,但注意溫度必須低于60℃,否則會破壞蜂蜜的中的營養成分,也可放置到夏天便會自然恢復。
總結:蜂蜜結晶是蜂蜜特有的一種物理現象,與水在低溫時變成冰是一樣的道理,整個過程中并沒有任何化學性質方面的變化,也沒有造成任何營養損失或破壞,因此蜂蜜結晶完全不會影響食用。
1.把結晶蜂蜜連同瓶子一起在熱水中浸泡,但熱水溫度必須低于50℃,因為溫度過高會使蜂蜜中的酶失去活性,維生素也會損失。
2.可連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鍋內慢慢加熱,當水溫達到50℃左右,沉淀物就會自然融化,而且不會再沉淀。
3.放置到夏天自然化開。
蜂蜜低于多少度結晶
一般蜂蜜存放的環境溫度低于15攝氏度時開始出現結晶,環境溫度高于27攝氏度的時候結晶停止,結晶的蜂蜜在環境溫度40攝氏度以上時開始出現融化。
蜂蜜結晶是在食用蜂蜜過程中常遇到的一個問題。隨著時間的延長及氣溫的變化,往往蜂蜜會從液態變為結晶狀態,顏色由深變淺。以上就是蜂蜜結晶怎么回事,蜂蜜結晶怎么辦的全部內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