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奶茶在街頭隨處可見,經常可以看見一點點奶茶店的門口排起了長隊,為什么一個奶茶店那么火甚至被稱為網紅奶茶呢?一點點奶茶為什么這么火?
一點點奶茶為什么叫網紅奶茶
一點點奶茶屬于創立于1994年的臺灣奶茶品牌50嵐,2010年開始50嵐選擇上海為起點(由于50嵐品牌名在大陸被注冊,因此改名為一點點),于2015年開始快速拓展,后期呈現每個月20家左右的新店數量來攻城拔寨,在一些城市開展了單店加盟和區域授權等靈活方式。由此算來,一點點奶茶進入大陸市場的時間僅有6年時間。
而彼時,國內奶茶品牌眾多,2007年進入大陸市場的都可茶飲憑借高超的運營管理,成為消費者心中認知度的奶茶品牌。現如今,一點點奶茶成為令人喜愛的奶茶品牌,遍布于各地的奶茶店大多生意紅火,排長隊或者提前售馨的情況經常發生,大有超過COCO之勢。
一個新品牌發展竟會如此之快,我們總會產生一些疑問:一點點奶茶為什么這么火?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一點點很火嗎?是的!
如何了解消費者對一件事情的關注度,很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網時代,離不開手機和電腦。而手機和電腦中的熱點討論、聚焦離不開百度、微信和微博。
從數據結果來看,“奶茶”關鍵詞在PC端的搜索次數整體呈現一個穩定的趨勢,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對奶茶的一個常態的關注度。因此我們可以發現2017年以前,一點點的關注度和奶茶的關注度差不多,一點點還沒有成為消費者關心的熱點;2017年~2017年2月以前,一點點奶茶的關注度穩定,并且略微高于奶茶的關注度,而2017年2月后,一點點的關注度開始持續上升,并且明顯高于并拉升了奶茶的關注度。由此可見,一點點這段時間在奶茶行業中確實很火,并且是2月以后真正成為火爆網絡的奶茶。
而從微信指數上看一點點奶茶關鍵詞的熱度,與百度指數的整體趨勢相同,因此微信指數與百度指數可以相互映照。
由社交達人引發的一點點分享熱潮,持續激發著喝過一點點奶茶的消費者分享和DIY不一樣的喝法,同時也點燃了潛在消費者的熱情并將攻略視作珍寶。這種大量基于用戶和社群內容創造的形式,發酵迅速,黏度極高,是品牌四兩撥千金進行傳播擴散的社會化營銷手段。
這種線上參與的熱情直接延續到線下,各式各樣的DIY和線上口碑的那幾款也使消費者成為回頭客。遍地都是一點點門店的江浙滬朋友們興奮地跟風,不管好喝與否都要發個朋友圈打卡。而其他沒有一點點門店入駐的圍觀群眾朋友們抵擋不住一次次的朋友圈的撩撥,將“一點點”三個字謹記在心,一旦獲知附近哪里入駐,便難掩內心好奇與激動紛紛而上。
而在著名的網購消費決策平臺——什么值得買上,一篇《我買回了“一點點”奶茶所有的網上推薦搭配,實測告訴你哪些款值得買》甚至根據網上推薦的奶茶搭配,買回了90杯不同的奶茶,進行測評。
這種個性化點單的方式甚至形成了一種類似于網紅產業的用戶群。知道隱藏菜單的鄙視排著隊卻滿臉疑惑不知道一點點哪里好喝的什么都不懂,喝一點點的鄙視喝COCO的跟不上潮流。頭部消費者能夠侃侃舉出一系列諸如奶青、波霸、養樂多綠、珍玻椰的新詞匯、并順便列出十余種不同配料的排列組合,獲得屬于獨特的肯定和關注。這種特殊的用戶關系使得頭部的核心用戶能夠吸引到其他用戶不斷嘗試、追隨去喝一點點。
一點點奶茶為什么這么火
(1)一點點產品好:
一點點的產品具有很多新品,同時通過個性化的定制能夠調配處不同口味的奶茶,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和獵奇感。同時菜單設計的人性化和產品加料的免費也著實吸引到很多消費者。
(2)一點點營銷好:
雖然不知道開始一點點是如何引爆社交圈,但關于一點點的定制化產品的引起了很多的關注度,并且持續吸引熟客和慕名而來的新用戶。
(3)刻意為之的排隊現場,獲客效果好。
一點點奶茶的品牌故事
一點點奶茶起初僅是臺灣臺南地區路邊的飲料攤位,尚未有專屬之品牌名稱,后因營業狀況蒸蒸曰上,遂轉型為店鋪式經營。1997年成立家模范店,至此方奠定一點點奶茶完整的店鋪型態與作業模式。
1998年后逐漸開始設立分店,走向連鎖加盟式的經營,至2011年止,全臺灣已有500余家門市。
在臺灣坊間流傳許多一點點品牌名稱由來的故事,例如因為創辦人喜愛曰本漫畫《Candy Candy》,因此取用其作者五十嵐優美子之姓氏稍加修改作為品牌名稱。
事實上這名稱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某曰創辦人左思右想了幾個名字,隨口告訴母親便不了了之;隔日又問,母答:「昨天不是說了個五十嵐嗎? J 于是品牌名稱就此定了。
一點點在臺灣地區采分區管理方式經營,于2003年以「深耕茶業有限公司」為臺北區總部, 進入臺灣北部市場。
一點點奶茶屬于創立于1994年的臺灣奶茶品牌50嵐,2010年開始50嵐選擇上海為起點(由于50嵐品牌名在大陸被注冊,因此改名為一點點),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一點點奶茶為什么這么火,一點點奶茶為什么叫網紅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