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餅,屬大眾化的烤烙面食,品種頗多,也是大眾比較喜歡的食物,那么燒餅怎么做好吃?下面告訴大家燒餅的做法。
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 就是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資治通鑒。玄 宗〉記 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出逃至咸陽集賢宮,無所果腹,任宰相的楊國忠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 輔興坊的店鋪。為此詩人 白居易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 油香新出爐。寄于饑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咸陽買到餅象不象 長 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 清油、堿面、糖等為原 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 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
燒餅的做法:咸、甜酥燒餅做法
咸、甜酥燒餅關鍵在于燒餅的酥。它制作時是用1斤油 和2斤面,加鹽或白糖做成油酥面,然后用白面按8:1的比例,加上發面,加水和成皮面, 然后再用皮面包油酥面,包好后揪成小劑,揉成小桃形,粘上麻仁按扁,形狀或圓或方均可,入爐烤熟。放鹽的就是咸酥燒餅,放糖的就是甜酥燒餅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利口,咸酥或甜酥。
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 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制作方法:
先用白面加少量小蘇打,用水和面成面團,取面團一塊,搓長條,揪小劑,成餃子皮狀,包上豆餡(一般豆餡重量要超過面團重量,如17.5克的 皮,要包進37克豆餡),將口捏緊按扁成燒餅,燒餅四周沾些水粘上麻仁,麻仁要密而勻,然后放入烤箱,因高溫餡兒膨脹,從燒餅邊自然開裂一個 小口,吐出豆餡。
豆餡燒餅口感酥軟、香甜
燒餅的做法:千層燒餅的做法
1,首先要用溫水和面,面要和的軟一些。你可以拿一雙筷子攪動干面粉
,邊攪邊徐徐地加入水(這樣和成的面才能比較松軟),當攪得沒有干面的時候再用手揉成軟面團,面和好后放在溫暖處醒10分鐘。
2,將醒后的面團揉好,再搟成長方形薄片,再在長方形薄片上刷油,后卷起成長條下成二或三個劑子,把每個劑子由兩頭擰擠起來,用手按扁, 搟成圓型餅丕。
3,平底鍋放油燒熱,后放入一餅丕(注意一定要用中火,慢慢烙制),待到一面鼓起后翻面刷油,再烙另一面,待兩面都刷油餅烙制金黃色時即 可出鍋。
4,鍋放油,依次烙制另外的餅丕。
特點:
酥脆好吃,層次分明。
燒餅的熱量:
燒餅的熱量大約是230-250千卡,其中約25%的熱量來自于脂肪
總結:上面介紹的燒餅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燒餅怎么做好吃,燒餅的做法已經告訴大家,可以盡情享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