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牛肉風波”以“協議只進口月齡30個月以下的牛肉”結束。此風波雖然結束,但不少消費者心存疑問,是不是30個月以下的牛肉肉質較好呢?
“年齡是牛肉分級的三項指標之一,說明年齡對肉質的影響還是很重要的。”河南省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趙改名解釋說:“在國外的標準中,兩歲半是牛肉的時間階段,3歲以上肉質下降比較明顯。并且這樣的問題還存在于羊肉中,肉質的下降主要體現在口感和人體可吸收程度上,營養成分不會有太大變化。”
“跟所有的肉類一樣,飼養時間過長,蛋白質和水分會減少,脂肪和膽固醇就會增加。”對于老牛肉的營養,鄭州牧專劉太宇教授這樣解釋。其他肉類一般不存在飼養時間過長的問題。“一般情況下,豬養9個月,雞這樣的家禽兩三個月甚至更短就賣了。”
韓國牛肉風波中提到,由于瘋牛病的隱患,30個月以上的牛肉被禁止進口,是不是30個月以上的牛肉性不高呢?
另外還要鑒別不要挑到注水肉,用手按一下看是否有水滲出。注水牛肉的顏色會更鮮艷,所以過于鮮艷的牛肉也不要買。
買牛肉時看牛肉肌肉間的脂肪,比較多并且呈雪花狀均勻分布的比較好。
我國的牛肉分級標準已經在2005年頒布,技術人員正在培訓中,不久的將來百姓就可以按等級購買,而不需要靠自己分辨了。
好的牛肉呈鮮紅色,有光澤,肉質堅實,肌纖維較細。脂肪堅實,呈白色或乳白色。老的牛肉呈紫紅色,烹調效果不及嫩牛肉好。
部位與用法上腦:位于背部近頸處,肉質較嫩,適于烤和炒。
牛排:位于背部,相當于豬的“龍骨”,通常用于烤或燜。烹調時可帶骨,亦可去骨。
里脊:相當于豬里脊的部位,肉質細嫩,經冷藏一兩天后的牛肉較為細嫩。
腑肋:相當于豬的五花肉。
前胸:肉質較老,適于燉的做法,或剁碎制餡。
腱子:牛的腿部,適于醬或燉等制法。